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广播、影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近代电影的发展】

材料一   抗战爆发后,以感官娱乐为主的“软性电影”创作理念已被更多进步电影人唾弃。1936年1月27日,由导演蔡楚生、剧作家欧阳予倩牵头,联合上海电影界多位进步人士,成立了“上海电影界救国会”。在1936年“联华”和“新华”电影公司出品的主要电影中,出现多部反映抗战主题的影片。

从1936年底开始,相当一部分电影工作者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抗战电影”的理论探讨与创作实践中,并且他们还以电影工作者的身份,利用自身影响力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随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大量文艺工作者因躲避战乱进入边区、农村、牧区等远离城市的地区。1938年,“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之后协会会刊《抗战电影》创刊。

材料二   面对外来侵略,中国许多艺术门类的发展方向均进入了以诠释“国防”为主的范畴。中国传统社会“文以载道”的文化理念与政治信念,经过近代“新文化运动”的改造,被赋予了“文化启蒙”的时代要求。自“五四运动”之后,左翼革命浪潮进一步影响了文艺工作者们以艺术手段去阐述政治文化理想的创作方式。而全民族抗战的爆发,彻底给文艺创作赋予了应当符合战争策略的发展观念。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张哲玮《全民族抗战与中国电影发展》


(1)根据材料一,说明抗战时期电影行业发展的概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电影”发展的原因。
2021-11-09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改革联盟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