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革命中跨越】
甲: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大发展,……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摘自沃尔特·拉菲伯《美国世纪》)

(1)材料甲中美国的“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次技术革命的经济影响,并写出美国进行这次技术革命的政治条件。
【改革中前进】
乙: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摘自1921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议(节录))丙:1933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摘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2)写出材料乙反映的核心史实,并概括苏俄采取此措施的作用。根据材料丙列举新政在金融领域采取的举措。
【合作中共赢】
丁: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德、意、日法西斯签订联合作战协定。面对法西斯国家的联合行动,加强盟国内部的团结就显得非常重要。美国海报上的文字写着“团结,我们就能获胜”。(摘编自陈仲丹《墙头政治》)
(3)写出材料丁中“日本偷袭珍珠港”对二战进程的影响。根据此材料,概括盟国最终获胜的关键。
2022-07-0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美国)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C.美国国内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D.美国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020-09-26更新 | 20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美国国会1932年1月16日立法通过成立复兴金融公司,胡佛1月22日签署生效,提供5亿美元(后曾至33亿美元)资金用以挽救银行、铁路、建筑、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这表明
A.胡佛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胡佛政府采取有限的干预政策
C.金融复兴是经济复兴的中心点D.胡佛的措施有效应对了大危机
4 .
从表格中选出3个关键词,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评析。(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以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B.调整农业结构C.复兴工业生产C.实行社会救济
2019-09-11更新 | 148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材料三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7 . 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是:
①激化了国际矛盾
②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③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④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9-06-2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43年,伦敦《泰晤士报》发表社论:“失业,仅次于战争,是我们这一代蔓延最广、噬蚀最深、最乘人不防而入的恶疾”。下列与上述观点相符的是
A.苏联农业集体化
B.1929年经济危机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两极“冷战”对峙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苏两国分别进行了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A.面临内忧外患困难形势
B.推动本国实现了工业化
C.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D.影响世界经济发展模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西方各国工商界纷纷扩大对苏联的出口,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却严格限制进口苏联商品。这一现象产生的背景是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经济危机
B.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推动了经济发展
C.罗斯福新政开启西方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D.苏联工业产值跃居到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