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8 道试题
1 . 1929年的经济危机发生后,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导致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个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由此可知当时(     
A.各国经济联系中断B.国家干预成为主流
C.区域集团化成趋势D.世界经济缺乏规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5年,罗斯福发起草原州林业计划,希望打造一个林木防护带以阻止或减少狂风裹挟沙尘现象的发生。此后七年间,美国政府、部分民间环保组织和3万多农场主“在长达1.8万英里的防风带种植了2.1亿多棵树"。该计划的实施(     
A.基本消除了环境对经济的桎梏B.促进了农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C.利于克服自由资本主义的不足D.旨在寻求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如图)是1860—1970年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的曲线图。其中①②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其原因分别是(   )

美国每年移民人数(1860—1970年)
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美苏冷战的影响
D.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023-03-16更新 | 575次组卷 | 62卷引用: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课时练习卷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4 . 1910—1920年,美国农场拖拉机的数量由1000台猛增到246000台,谷物联合收割机由1000台增加到4000台,农业中使用的动力有2793万马力增加到3750万马力。这说明当时美国农业(     
A.规模化生产的普及B.劳动生产力的提升
C.生产向自动化转变D.机械化生产的增加
2022-12-09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学案讲练)-【创新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优质备课课件与学案讲练(选择性必修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985,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经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材料一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2)材料二中“市场经济”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于哪一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苏联的模式”对苏联经济发展有何消极影响?
2022-10-04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选必2-高中历史统编版新课同步练习
6 . 从1930年12月至1931年8月,国会进步派要求胡佛政府放弃自愿主义,由联邦采取行动,并不顾总统否决,通过一项法案,提前发给退伍军人退役金约10亿美元。这反映了(     
A.美国对经济开始全面干预B.政府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
C.自由放任主义退出历史舞台D.胡佛政府与国会存在分歧
2022-09-29更新 | 208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19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1935年,罗斯福政府颁布了《社会保障法》,规定政府实行失业保险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罗斯福政府此举意在(     
A.摆脱日益严重的经济大危机B.提高工人的收入水平
C.把国民经济纳入计划轨道D.促进生产和增加消费
2022-09-2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选必1-高中历史统编版新课同步练习
8 . 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明确提出“有效需求”问题,将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解决失业和缓解市场供求力量失衡的主张做了系统的叙述,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凯恩斯的成果(     
A.得到了当时西方国家推崇B.承袭了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
C.指导了罗斯福新政的开展D.顺应了解决经济大危机的需要
2022-09-01更新 | 546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十所名校2023届高三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后期,工资不断提高使英国人可购买更多东西。至该世纪晚期,英国人的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最明显的表征可以在食品的消费上看到。1790年代的一篇文章里举例谈到:一位每天挣30便士(伦敦劳动阶层的标准收入)的40岁花匠,每天可以买一个小麦面包、半磅肉、几盎司芝士、1品脱啤酒、一些茶和糖。事实上,当时工人不仅能买得起各种各样的食物,而且可以买一些一个世纪之前被认为是奢侈品的东西,如海外运来的茶、咖啡、糖、巧克力、烟草和辣椒等。

——据【英】罗杰·奥斯本《钢铁、蒸汽与资本:工业革命的起源》整理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者的家庭需求发生了剧烈转变,转而用信贷方式购买耐用消费品。美国人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代替通过已赚取的收入来购买这些物品。消费者使用它们的同时,每个月需要支付一定的现金,这就降低了他们在其他商品上的消费数额。结果,消费者的耐用消费品购买年均上升了8.3%,几乎是1922年到1929年GDP和消费增长的2倍。到了1925年,75%的汽车、70%的家具、90%的钢琴、80%的留声机、80%的家用电器都是通过分期付款购得。

——摘编自【美】乔纳森·休斯等《美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英国工人食品消费水平提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20世纪20年代信贷消费的后果。
(3)综合以上信息,谈谈你对消费问题的认识。
2022-08-30更新 | 2002次组卷 | 9卷引用: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2008年,美国股市接连暴跌,曾经风光无限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使得此次危机进一步演变成自1929年以来华尔街遭遇的最严重危机。依据历史经验,你认为下列哪项最符合时人的心态(     
A.“西方世界平静如水”B.“牛奶面包价格暴涨”
C.“找工作难于上青天”D.“渡难关各国手足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