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面对农业的持续萧条,罗斯福政府先后两次颁布《农业调整法》,通过削减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等方式维持粮食价格,不致出现“谷贱伤农”。其次,政府还向遭受自然灾害的农场主提供援助,19331937年仅因干旱而给农场主的援助就达到10亿美元。同时,为解决农业过度开发和农产品过剩等问题,罗斯福政府还通过立法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等形式,采取了如退耕还林等措施对农业资源进行保护,到1940年,新政把相当于1930年耕地面积16的土地从农业生产中撤出来,并予以绿化。此外,美国政府还专门拨出经费,形成农业教育、科研、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体系,从而大大提升美国在农业科技方面的力量。

——摘编自曾中平《罗斯福农业政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政策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由此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粮食产量不足的困境,初步解决农民温饱问题。80年代中期开始,中央一号文件多次给乡镇企业以政策支持,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民增收的巨大动力。进入新世纪,党中央从全局出发先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振兴”等农村发展战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21225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摘编自孙竹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历史演变和新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农业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罗斯福农业政策相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政策的不同之处,并简述其意义。
2 . 美国人认为,“高兰克林·罗斯福在执政期间把总统作用这一概念改变得比所有前任加在一起还多"。他"为总统权力的扩大开创了个完整的新纪元”,“总统职务将永远不会失去罗斯福总统加于它的烙印”。罗斯福的这些做法
A.破坏了美国的民主制B.美国渡过了严重的危机
C.巩固了美国的联邦体制D.加剧了世界大战爆发的危险
3 .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先后成立了农业调整署、全国工业复兴署、民间资源保护队、公共工程管理署、国民工程管理署和工程振兴署等机构。这反映新政的特点是
A.改变国家社会性质B.通过立法保障改革推进
C.扩大内需刺激消费D.通过国家干预缓解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2021-07-14更新 | 440次组卷 | 85卷引用:2010年浙江省学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5 . 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采取了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B.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C.调节农业生产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6 . 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兴办了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使整个田纳西河流域由贫瘠地区变成富庶地区,同时也吸纳了众多的失业人口。与其相关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B.实行贸易自由
C.调整工业生产D.实行“以工代赈”
7 . 罗斯福成立的国家复兴署制定了繁杂的法规制度,甚至具体到“通心粉的制作必须有什么而没有什么”;又如制定最低工资标准,使本就经营困难的企业宁愿少雇佣工人,反而使得失业率提升。1935年最高法院裁定以上两项政策均违宪。这表明工业复兴措施的制订
A.完善企业生产经营环节B.全面背离自由主义原则
C.过度干预企业经营管理D.触犯资产阶级根本利益
8 . 1932年,罗斯福上任第一件事就是缓解金融系统即将出现混乱的紧张情绪,令银行暂时体业整顿,向国会提交《紧急银行法案》并很快得到通过。罗斯福的这一做法
A.彻底解决了当时的金融财政问题
B.使政府开始担负起保障经济的重任
C.有利于人们恢复对银行的信心
D.保证了新政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
2021-06-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三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颁布的一项社会政策。该政策的目的是
A.开展以工代赈B.建立社会保障
C.发展社会经济D.恢复工业生产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吃饭问题,实质上是农业和农民问题。旧中国长期不能解决的社会根源在于根深蒂固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分配关系,以及与此并存的分散的小农生产方式。为此,共产党在取得革命胜利后,迅速有效地开展了农村生产关系的一系列大变革。到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就达3278亿斤,比1949年的2162亿斤增加了48.8%;棉花产量2607万担,比1949年的889万担增加了193.4%。到1957年,全国粮食产量达3910亿斤,棉花产量达3280万担,分别比1952年增长20%、26%.

——摘编自姜传岗、吕明伟《新中国是如何解决人民吃饭问题的》

材料二1931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份农村地区调查报告表明:营养不足的儿童,平均每年增加25%。德国作家如此描写当时的美国:“美国农民的人口,约占全国1/4,即有3000万人民,敞衣恶食,无力付债息,更无购买的力量。”19333月,罗斯福说,“挽救农业的办法”“对我国经济的复兴具有明确、肯定的重要性”。通过农业法的实施,美国农业净收入,从1932年的192800万美元,增至1935年的460500万美元。农业品价格与农民购买制造品所付价格之比,从1932年的58%增至1935年的88%。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促进农业发展及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挽救农业的举措。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与罗斯福时期农业举措的不同之处及共同特征。
2021-06-15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