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如图)是1860—1970年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的曲线图。其中①②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其原因分别是(   )

美国每年移民人数(1860—1970年)
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美苏冷战的影响
D.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023-03-16更新 | 570次组卷 | 62卷引用: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习题:14.蒸汽时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截至1933年底,美国公共工程署在华盛顿州雇佣的工人超过54000人,从事粉刷建筑、修复道路、清理土地等工作。联邦紧急救济署还在北达科他州建造了约2300英里的道路、114座水坝、60座桥梁以及23个公园等,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表明当时美国
A.经济形势得到扭转B.救济和振兴政策相结合
C.失业问题明显缓解D.生产和建设的步伐加快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面对农业的持续萧条,罗斯福政府先后两次颁布《农业调整法》,通过削减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等方式维持粮食价格,不致出现“谷贱伤农”。其次,政府还向遭受自然灾害的农场主提供援助,19331937年仅因干旱而给农场主的援助就达到10亿美元。同时,为解决农业过度开发和农产品过剩等问题,罗斯福政府还通过立法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等形式,采取了如退耕还林等措施对农业资源进行保护,到1940年,新政把相当于1930年耕地面积16的土地从农业生产中撤出来,并予以绿化。此外,美国政府还专门拨出经费,形成农业教育、科研、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体系,从而大大提升美国在农业科技方面的力量。

——摘编自曾中平《罗斯福农业政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政策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由此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粮食产量不足的困境,初步解决农民温饱问题。80年代中期开始,中央一号文件多次给乡镇企业以政策支持,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民增收的巨大动力。进入新世纪,党中央从全局出发先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振兴”等农村发展战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21225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摘编自孙竹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历史演变和新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农业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罗斯福农业政策相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政策的不同之处,并简述其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2021-07-14更新 | 440次组卷 | 85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
          时间
类别
1929~1930年1930~1931年
烟煤业-12.3-19.1
金属矿业-6.6-18.3
制造业-7.2-11.3
据表可知,当时美国
A.政府财政支出锐减B.产业结构有所调整
C.工人的购买力提高D.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2021-05-2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雷式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新政并不是要挑战一个成熟的制度形态,也绝对无意据此发动一场“革命”,相反,新政意在将一套并不成熟但大体方向已经确定的制度形态推进到成熟且完善的境地。因此,罗斯福及其新政在美国制度演进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学者旨在说明
A.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B.新政进一步完善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C.新政影响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D.新政扩充总统在政治事务中的权力
2021-04-17更新 | 20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以后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初,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反映出本质问题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随生产力发展进行相应调整
B.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2021-02-24更新 | 529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8 .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2021-01-11更新 | 527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大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表,据表可知
1930—1933年欧洲农产品和初级产品的价格指数(以1929年为100)
橡胶羊毛棉花大米小麦
1930指数32345137464771
1933指数13222834414250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B.经济危机影响加剧
C.产品价格相对稳定D.社会矛盾渐趋缓和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6月以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发动“改订新约”运动,关税自主是此次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鉴于形势,美国率先与南京国民政府签订了新的《中美关税条约》。随后,意大利、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西班牙、日本等国也与中国达成新的关税条约或友好通商条约。1928127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海关进口税则》,打破了过去均一税率和值百抽五的固定税率,把进口货物分为7类,税率在7.5%至27.5%之间。到1936年,平均进口税率达31.2%,最高税率达80%。1927年关税收入为107089330海关金单位,1936年达到310667955海关金单位。政府还在提高进口税率的同时,降低出口税率。

(注:海关金单位指国民党政府时期中国海关收税的计算单位,简称“关金”)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材料二   1930617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平均将进口税提高到占征税商品值的60%。结果1931年美国纳税进口商品的平均税率,比1914年高出41.5%。该法案一经实施即有33个国家提出抗议,7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1931年底,参加抵制的国家达到25个。法国和意大利提高汽车的关税,印度提高布匹的关税。古巴、墨西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立法机构相应通过新的关税方案。到1931年底,欧洲各国进口税比1929年提高60%—100%。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外达成新的关税条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实施《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案》的原因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应对关税争端需要采取的策略。
2020-12-2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民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二)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