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如图是从1929年开始至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重大历史事件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图(横向数轴表达的是年份,纵向数轴代表的数据)。依据对表格数据的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经济危机重创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下降
C.二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D.经济体制创新是美国经济获得较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面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状况简表,表中数据反映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征是
项目指数国家工业生产下降对外贸
易下降
失业人数
美国46.2%75.5%1700余万
德国40.6%70%近600万
日本8.4%50%近300万
资本主义世界1/3以上2/33000万以上

A.来势特别猛
B.波及整个世界
C.持续时间特别长
D.破坏性特别大
3 . 下表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税率表(数据来自《全球在变革》),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发展增快
B.各国为克服经济危机而提高关税
C.美国受经济危机影响最小
D.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2018-09-0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师大版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单元综合测评3(第五~六单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1929-1933年美、德、英、法四国工业生产下降情况统计,导致下表中工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
55.5%52.2%32.0%36.1%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B.帝国主义分赃不均
C.殖民地人民的斗争D.经济危机的打击
2021-03-12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人教版必修2)-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基础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是1930年和1940年美国部分机器产量数据变化表,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罗斯福新政
A.推行“以工代赈”
B.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
C.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D.实施农业减耕减产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期间各国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
工业下降46.2%40.6%28.4%16.5%8.4%1/3
外贸缩减70%69.1%50%48%50%2/3
失业人数1700万600万近300万85万300万3000万

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直接用于说明
A.经济危机破坏性大B.危机爆发的根源
C.危机的持续时间长D.危机下的各国矛盾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岳麓版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在美国的策动下,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同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有利于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协定”,美元的地位大大加强,大大有利于美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英国极为不满,拒绝批准这个协定,但美国突然宣布“租借法案”停止执行,英国立即发生财政金融危机。1945年12月,英国被迫批准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数据比较

材料四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了“新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增加10%的进口附加税。这项措施将使共同市场对美国的出口货物交付的平均关税增加一倍。对此,西欧共同市场六国达成了一致协议,要求美国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等措施,否则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直接反击行动”。英国财政大臣立即通知美国,英国完全同意共同市场六国的建议。

—西北大学编《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突出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原因,并分析这一体系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格局呈现出什么特点?导致这种特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了美国与西欧同盟国之间在经济方面存在什么问题?材料三、四反映的经济状况对美国与西欧、日本的政治关系以及世界政治格局有什么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面是1930年和1940年美国部分机器产量数据变化表,这一数据变化与下列罗斯福新政内容相关的是
1930年1940年
拖拉机92万台156.67万台
谷物联合收割机6.1万台19万台
玉米摘收机5万台11万台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
C.调整农业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
17-18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有学者统计,1933年1月的美国,橡胶价格仅为1929年1月的13%,羊毛为22%,丝为28%,棉花为34%,大米和咖啡为41%,小麦为42%,食糖为50%。这主要说明
A.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肆虐横行B.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
C.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尖锐D.凯恩斯主义失灵,出现“滞胀”
2018-06-01更新 | 193次组卷 | 4卷引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在其《世界经济的历史与展望》中统计:“1936—1938年,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资本主义工业国占76%,其中美国一国就占了32%;社会主义苏联占19%,而广大的亚、非、拉地区仅占5%。”对形成上述统计数据的原因认识不正确的是
A.殖民掠夺加剧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B.斯大林模式加快了苏联工业化进程
C.罗斯福新政保障了美国的优势
D.自由放任主义维持了西方的领先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