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罗斯福新政中,在社会福利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调整农产品结构B.恢复银行信用
C.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D.推行“以工代赈”
2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B.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C.资本主义生产和市场的矛盾D.无限制的股票投机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罗斯福第一次在基本人权中注入了“经济正义”的因素,提出“免于匮乏”的观念,这是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一次重大修正,而把追求社会平等作为一项原则。为此,罗斯福
A.宣布美元贬值,刺激商品出口B.推行减耕减产,稳定产品价格
C.调节工业生产,实行平等竞争D.关注弱势群体,推行社会保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据统计,美国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货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施;城里人贷款购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购买股票,1926年约有70%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这一措施
A.刺激了经济虚假“繁荣”B.是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根源
C.提高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D.阻止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
2019-07-12更新 | 497次组卷 | 2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在一次演讲中,富兰克林•罗斯福向公众提出了公民应该享有“免于匮乏的自由”,因为真正自由的人,必须有基本的经济保障,政府应该承担起保障人们免于贫困的责任。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采取了
①整顿银行金融业
②发放紧急救济金
③以工代赈
④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其主要表现是产品过剩、生产难以维持、工厂倒闭等。面对这些情况,当时人们最不可能的体验和感受是
A.失业了,再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B.一只羊才卖两美元,还没人要
C.很多人身无分文,流落街头
D.股票价格普遍暴涨,出现“炒股热”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1933年罗斯福政府为缓解经济大萧条的重重困境,全面推行新政。其中,带来下图“变化”的措施是
A.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工业,开展公平竞争
C.调节农业,减少耕地面积
D.实施救济,推行以工代赈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从“放任自由”到实施“国家干预”的历史契机是
A.工业革命
B.世界大战
C.经济危机
D.冷战对峙
2018-04-20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上海卷专用)-一轮巩固卷06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