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经济政策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的调整。20世纪30年代以来,面对社会的动荡或剧变,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都相继进行了改革。
(1)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的特点是什么?为了应对这场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这些措施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20世纪30年代,当西方世界陷入危机之时,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采取了哪些措施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枝独秀”?
(3)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采取了哪些措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4)通过中、美、苏三国的改革,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2020-07-1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简述1929-1933年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3 . 简述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影响、实质。

2019-06-0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4 . 人类历史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危机向前发展的,危机处理能力既考验人类的智慧,更促进了人类大踏步前进。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世界贸易额缩减近2/3,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缩减了36%,大量的谷物烂在地里,大批的牲畜被活埋或杀死,牛奶和咖啡被倒进河流或大海。

——摘自韩德强《世界经济危机史简述》

材料二   1990年7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邀请一批经济学家座谈经济形势与对策……持“计划取向”观点的人……认为,1988年的通货膨胀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都是由于采取“市场改革取向”错误路线的结果。

1992年初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从1月17日离开北京……这次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

——选编自林蕴晖《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之行与苏东剧变》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29一1933年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期及战后初期,为避免发生像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那样大的经济波动,发达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为什么认为这次“南巡”是“客观形势使然”?结合所学,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