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如图)是1860—1970年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的曲线图。其中①②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其原因分别是(   )

美国每年移民人数(1860—1970年)
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美苏冷战的影响
D.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023-03-16更新 | 575次组卷 | 62卷引用: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习题:14.蒸汽时代
2 . “提高农产品价值……将分散不经济、不平等的救济活动统一起来……对所有公共交通运输、通讯及其他涉及公众生活的设施作全国性的计划及监督。”发表此施政方针的是
A.凯末尔B.罗斯福C.戴高乐D.撒切尔
2021-02-1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33年美国政府启动“田纳西流域工程计划”,兴建大规模的水利发电和灌溉工程。下列各项与这一计划的实施无关的是
A.整顿财政金融B.有利于经济大危机的缓解
C.推行以工代赈D.促进该地区工农业的发展
4 .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是
A.规令银行暂时休业进行整顿B.发展经济鼓励消费
C.通过劳资谈判缓解社会矛盾D.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美国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导火线是
A.股市崩溃B.石油涨价C.农业衰退D.种族矛盾
6 .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其特点是
A.实行自由放任B.转向计划经济
C.加大市场调节D.国家干预经济
2020-08-2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图1、图2分别为1929—1940年的《美国失业率》和《美国工业生产指数》。它们反映了
A.失业率与美国的工业状况完全一致B.美国工人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C.美国政府始终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D.罗斯福新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20-07-2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29 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席卷了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33 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任美国总统后,为摆脱经济危机实行一系列新政策,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实行自由放任B.转向计划经济
C.加大市场调节D.国家干预经济
9 . 下表为美国某历史教科书第四单元的内容结构(部分)。横线处应填入
第四单元
改变与冲突
第十节 爵士时代1.骚乱时代
2.对常态的渴望
3.繁荣的经济
4.咆哮的二十世纪
第十一节                           ……
第十二节 美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A.联邦宪法颁布及两党制形成B.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C.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2020-06-1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历史启示。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在我们的目标当中,我把我国男女老少的安全保障放在第一位。对于个人及家庭的安全保障,从基本上说,涉及三个因素:人们都要求有过得去的家宅;都要求家宅所在地点适宜于从事生产性劳动;他们还要求某种保证,去应付在我们人世间尚不能完全避免的不幸事件。

——罗斯福(1935年答复国会的咨文)


(1)结合相关历史背景,指出罗斯福说此番话的目的和采取的相应措施。

资料二   即使在常常可以享受特权的莫斯科,顾客们也不能保证买到他们所需要的肉,蛋和家禽也缺货。……现在是春天了,但一如既往,蔬菜缺货。……我相信,只要我们改变我国经济工作的优先次序和组织结构,为我们的公民提供他们所需要的食品和消费品,我们就能成功地同资本主义竞赛。

——赫鲁晓夫


(2)这番话为赫鲁晓夫下台后所说。那时,苏联谁主政?赫鲁晓夫指出了什么问题?你怎样认识赫鲁晓夫的反思?(注意:不得抄原文)

资料三   最近20年,中国以9%的持续经济增长成功地让5亿多人摆脱贫困,约2.5亿人现在可以享有接近西方的生活方式。世界将实现2000年达成的至20l5年让全球贫困人口减少一半的千年目标,而这应完全归功于中国。中国已实行的地区覆盖性医疗保险,就数量而言堪称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社会福利计划

——转摘自德国《日报》文章“向中国学习”(2011年5月15日)


(3)德国《日报》的这番评论说明了什么?“向中国学习”又表达了什么?
2020-05-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