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如图)是1860—1970年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的曲线图。其中①②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其原因分别是(   )

美国每年移民人数(1860—1970年)
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美苏冷战的影响
D.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023-03-16更新 | 574次组卷 | 62卷引用: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课时练习卷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2 . 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经历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艰难而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材料二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1)材料一中“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各指什么?二者有何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美两国创立的市场经济模式分别是什么?两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共同历史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并分析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3 .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2月通过的《农业调整法》明文规定,对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实行生产定额,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由政府给予补贴。美国农业部先后主导建立了国家农业信贷署、农产品信贷公司等机构,负责对处于困境中的农民提供低息贷款、直接补贴及技术支持。政府还动用行政力量,引导农业生产者与农产品加工者之间签订“市场协议”,使他们在最低限度价格、供求总量等方面达成协议,从而达到“保证价格”的目的。新政期间,华莱士(时任美国农业部长)几乎在实施每一项国家干预措施时,都注意与农民进行“协商”,注意培养农民及地方的主动合作精神。

——以上材料摘编自王祖奇《亨利·A·华莱士与罗斯福新政农业改革》

材料二   克林顿政府采纳了供给学派“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逐年减少,并在1998年出现盈余。为了实现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条件下的温和增长,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常常是松中有紧、紧中有松。政府还推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抢先占领信息科技的全球制高点,教育投资从1989年的3500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6500亿美元,把开拓国外市场置于对外战略的优先地位,制定了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国家出口战略”。

——王清平《论美国新经济的实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政期间美国农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措施)。一句话指出克林顿时期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2021-10-22更新 | 71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台州书生中学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开端。”这里“新的经济时代”是指
A.自由放任经济的时代B.国家干预经济的时代
C.福利国家发展的时代D.发展“新经济”的时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斯大林在谈到罗斯福新政时说:“美国人所追求的目的,是从经济紊乱、经济危机的基础上产生的。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以上材料说明新政(     
A.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B.大力发展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D.目的是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2021-07-14更新 | 440次组卷 | 8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一中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该法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敦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

材料二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在希腊,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所占比例达41.6%。截至2010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材料三 福利制度能走多久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维艰,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发民众的抗议怒潮(上图),大规模的罢工和示成游行不断发生。为了迎合选民,争取选票,任何政党都不愿采取真正的增税收、降福利、消赤字的改革办法来实施根本的治国良策。


(1)根据材料一,归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结合有关背景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时代意义。
(2)根据材料二反映的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
(3)根据对材料三的分析,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久?
2021-04-28更新 | 444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2-2013学年宁夏灵武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9 . 20世纪30年代是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改革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0年苏共中央正式作出决定,在农业方面,为了发展工业,为了使国家能够掌握必需的粮食和农产品,只好通过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在很短时期内,把农村千百年来的个体所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国家对集体农庄实行监督、管理和控制。这样,苏联就形成了两种所有制,而国家所有制又得以紧紧控制住集体所有制

——徐春莲《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评价》

材料二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   193541日,蒋介石列举发展经济的八条纲要,即“振兴实业”“鼓励垦牧”、“开发矿产”“提倡征工”“促进工业”“调节消费”“流畅货运”“调查金融”。此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提出了“建设国家挽救国难”的十项措施,目的是为了“尽人力、辟地利、均供求、畅流通,以谋国民经济之健全发展”。

——摘编自周绍英《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举描述评》


完成下列任务
(1)据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指出该体制下苏联工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二,罗斯福总统在复兴工业方面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他的政策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呈现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20世纪30年代中、美、苏三国的经济改革有何共同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1928年4、5、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比例(单位:%)表。表中所反映的占主导地位(流行)的消费方式给美国社会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已成交高中档车已成交低档车未成交小计
信贷26.311.223.961.4
现金20.96.211.538.6
累计47.217.435.4100

A.整个社会享乐风气盛行B.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再生产
C.使美国家庭幸福度增高D.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萧条之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