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从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过程,美国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在救助民众的过程中呈现出抑制与救济兼顾的特点,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该观点主要说明了
A.新政未考虑到措施力度与社会基础之间的关系
B.新政暴露了美国在摆脱危机问题上的道路分歧
C.新政是实现宏观调控与微观自主间的互动效应
D.新政力图突破意识形态与适时妥协的不相容性
2022-03-28更新 | 22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普通高中联合历史素养大赛试题
2 . 1933年6月5日,美国政府颁布了国会通过的《放弃金本位法令》。1934年1月31日,联邦政府颁布了黄金储备法令,宣布美元贬值,把美元稳定在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相当于1900年按黄金价值计算的59.06%,即美元贬值了41%。美国的这一做法
A.实现了银行业的迅速恢复B.根除了经济危机的根源
C.有利于美国扩大商品出口D.缓和了世界各国的矛盾
2019-12-24更新 | 273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科竞赛历史试题
3 . 关于“新政”,沃尔特•李普曼说:“2月末,我们是一些乌合的受惊暴民与宗派团伙。在3月至6月这100天中,我们又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民族,相信我们保证自己安全和控制自己命运的力量了。”这表明新政
A.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B.维护了美国工人阶级利益
C.稳定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D.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4 . 1929年11月29日,在华尔街股市崩盘后不久,胡佛宣布:“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由于(工资降低)突然间购买力减少了,突然间购买力减少了,这些行动只会加剧萧条,所以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材料主要说明胡佛总统
A.继续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B.主张利用市场实现自我调节
C.认为工人失业是危机加深的原因
D.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干预的措施
5 . “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有免于匮乏的自由,用世界性的术语来说意味着每个国家都可以为其国民提供一个健康的和平时期的生活。”这是罗斯福总统在国会演讲时说过的一句话。在当时美国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理念的新政措施是
A.通过立法建立社保体系B.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C.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D.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6 . 罗斯福政府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同时“关怀那些陷入逆境以至不靠别人帮助就连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大力兴建公共工程。这些举措
A.表明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B.加剧了美国中下层社会的矛盾
C.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完善
D.具有抑制与救济相结合的特点
7 . 从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过程,美国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该观点主要说明了
A.新政完全放弃传统的自由经济发展模式
B.美国国内在摆脱危机的道路选择上有分歧
C.新政试图引导美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D.新政有使美国陷入法西斯政治危险
8 .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相同点是
A.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
C.将计划与市场经济手段相结合
D.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业领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世纪初,一位名叫伯纳德·曼德维尔的荷兰医生写了一本《蜜蜂的寓言》,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消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对手打败而逃散。后来,某学者根据这则寓言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这一理论是
A.重商主义
B.自由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货币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宣称:“我将要求因会授予我一件唯一足以应付目前危机的武器,这就是让我拥有足以对付紧急事态发动一场大战的广泛行政权。这种授权之大,要如同我们正遭到敌军侵犯时一样。这可能产生的结果是
A.联邦政府开始准备应对一场世界大战B.总统和联邦政府权力扩大
C.国家干预导致美国市场经济体制结束D.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改变
2017-11-23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素养竞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