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1 . 20世纪以前,美国国会基本掌握立法权,总统主要以使用否决权的方式参与立法,牵制立法部门。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经常通过频繁提交国情咨文的方式来干预立法,国情咨文实际上成为一种立法纲领。这一变化
A.巩固了总统的行政中心地位B.背离了联邦宪法的基本精神
C.颠覆了三权分立的政治框架D.反映了行政权日益扩大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29年,大危机爆发后,人们以为有了私人办的慈善事业和公私合办的福利机关,老弱病贫的人就会得到照顾了。1932年,美国私人捐款锐减,只占救济金支出总额的6%,有三千万人左右要依靠公办福利事业照顾,而地方政府却负担不起这笔开支。由此推知
A.罗斯福政府面临着严峻挑战B.联邦体制不能适应严酷现实
C.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亟待构建D.经济危机削弱了人们同情心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现代性原本是西欧的概念,是相对于西欧中世纪的旧体制而言。现代社会与旧体制正相反,它具有共和的国家形式、良心的自由、社会的平等、集中的行政管理以及最重要的个人自决。

二、对于东方,现代性的问题是从外部强加的,从一开始就缺少内部特别是草根阶层的推动,几乎完全依靠政治以及知识精英自上而下地发动改革,由此决定了东方现代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三、思想的多样化、初始条件的不同和制度演进的路径依赖决定了走向现代社会的道路的多样化。现代性的先声—启蒙运动就曾出现两大流派,英国和法国的启蒙运动,两大流派受到不同启蒙大师的影响。

四、现代性的表现方式和通往现代社会的道路可以是多样化的,不同的指导思想和路径依赖决定了各国走向现代社会的不同道路。思想体系的不同、历史因素的不同,使各国现代化有了独特的路径依赖。

——摘编自许小年《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