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让胡佛始料未及的是,这次“萧条”居然发展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胡佛似乎显得不知所措,但还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包括:(1)设立周转基金用于资助农场主组建销售合作组织,确定最低销售价格。(2)成立谷类稳定公司,力图通过收购多余的粮食来制止价格的下滑。(3)会见市长和州长,督促他们加速公共工程项目建设。(4)设立国家信贷公司、紧急就业委员会,以期通过自愿联合来解决问题。(5)支持通过减税议案,降低个人和私人企业的所得税。(6)成立复兴金融公司,为银行、保险公司、农场抵押公司以及铁路公司提供贷款。(7)建立住宅贷款银行,对有房产抵押的建筑与贷款公司、储备银行和保险公司给予贴现。(8)扩大信贷资金,保证商业实体和个人享用更多的贷款。……

——摘编自[美[加里·纳什《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

材料二美国在“新政”第一阶段,劳工的真正困难远未得到解决。1935年全国就业工人虽比1933年多了400万,但失业者仍达900万之多。从1933年起,工人依靠罢工手段,以进一步捍卫自己的切身利益。1934年,全美各地罢工持续不断,并以要求承认工会为主要目的。罢工打破了行业的界限,深入到过去很少发生罢工的诸如汽车工业、纺织工业等大批量生产的工业部门。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大萧条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失业率,但是罗斯福新政在这方面却收效甚微,1933年,罗斯福上台时的失业率是24.9%,至1940年失业率仍旧是14.6%(大萧条之前是3%左右),直到1941年美国全面卷入二战以后,失业率才下降到10%以下,并逐步达到大萧条前的水平。再看一下国防支出在战时经济中的巨额比重,1940年不过是17.9%,很快从1941年的46%跃升到1945年的89.5%,整个美国成为一个兵工厂,GDP自然增长了。至于失业率下降的一个更直接的原因是人们都参军去了,二战结束时美国军队有1200万人。

——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2).根据材料二、三,简要分析罗斯福新政在“第一阶段”中存在着什么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大战是如何促进美国解决这些问题的?

2018-02-2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二第6单元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同步训练)
2 . 以当代美国默里·N·罗斯巴德为首的新的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
A.罗斯福新政是对胡佛做法的全面否定
B.胡佛的举措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经验教训
C.胡佛对经济危机爆发负主要责任
D.胡佛开创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3 . “我们要感谢你,赫伯特·胡佛,今天我们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今天我们行乞求食,今天我要偷取煤炭来取暖,谁会知道我会偷?”这首流行的歌谣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人民
①因经济危机而生活贫困
②对胡佛政府的信任度降低
③具有“知足常乐”的品质
④对资本主义制度深恶痛绝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 . 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是(  )
①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发生动摇
②经济繁荣集中表现在工业生产高涨上
③市场上普遍推行分期付款
④股票投机活动空前活跃
A.①③B.①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6年美国出售的汽车约70%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进行的,当时美国流传的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
A.市场繁荣B.汽车制造业发达
C.银行业发达D.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