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
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2019-01-30更新 | 1754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普通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 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由此可知
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
D.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
2019-01-30更新 | 2539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5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中学高三高考考前仿真02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关于美国罗斯福“新政”,平民诗人伯顿·布拉利写道:“一位生产者交纳的,一美元来享受服务。(一美元给政府,用于试验的开支。)一美元给赚钱者,勤俭节约的人。(一美元给浪费者,这真是五五分成!)”这句话认为“新政”
A.赢得了广大民众支持
B.以工代赈做法大获成功
C.取得的成效十分有限
D.促进美国经济迅速恢复
2019-01-15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厉以宁说“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两个“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
A.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
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了经济
C.发展了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解放了生产力
D.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稳定了市场秩序
2019-01-09更新 | 237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5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虽然罗斯福与胡佛都是垄断资产阶级代理人,但两人有显著的区别。胡佛是一个维护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的总统,罗斯福则主张联邦政府以“总资本家”的身份协调美国社会各阶级的关系。据此可以推知(   
A.美国政党政治决定两者代表不同利益B.胡佛坚持自由资本主义政策
C.罗斯福更加代表广大大资本家的利益D.二者就处理政府地位问题存在异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通过与私营企业的合作而取得经济的恢复,鼓励物价上涨,从而使利润增加,并用提高工资的方式使购买力增加以刺激复兴。”此处描述的应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32年,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成功当选美国总统,美国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该观点主要说明了
A.“新政”完全放弃传统的自由经济发展模式
B.“新政”试图引导美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C.新政有使美国陷入极权统治的危险
D.美国国内在摆脱危机的道路选择上有分歧
2018-10-20更新 | 494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周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这个城市中产阶级——劳工——有色种族共同支持的改革,被称为“富兰克林罗斯福大联合”。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在改革的旗帜下达成的举国一致的共识,预示着美国走向社会和谐的前景。”这种“和谐”的实质是
A.国家政权实现了各阶级共同执政
B.缓和阶级矛盾以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C.以普通民众利益取代资产阶级利益
D.资产阶级政权向无产阶级政权和平过渡
2018-10-01更新 | 333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关于美国罗斯福“新政”,平民诗人伯顿·布拉利写道:“一位生产者交纳的,一美元来享受服务。(一美元给政府,用于试验的开支、)一美元给钱者,勤位节约的人,(一美元给浪费者,这真是五五分成!)“这句话认为“新政”
A.取得的成效十分有限B.以工代赈法大获成功
C.赢得了广大民众支持D.促进美国经济迅速恢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罗斯福上台后,采取诸多措施以解决就业问题。1933年,政府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设立执行机构——联邦紧急救济署。该署仅在成立之初的一个月里,就以物品救济方式救济了近400万个家庭。罗斯福称:“在救济工作中,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大多数美国人都想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付什么。”鉴于此,政府实行“以工代赈”计划,规定有工作能力者须参加有酬劳动获得工资。并颁布《社会保障法》,创立失业保险制度,规定失业者每周可领15美元至18美元的失业保险金。

—捕编自曾贵《“罗斯福新政”的兢业工程及启示》

材料二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供给恒等于需求。”经济只会出现局部失衡,资本主义经济机制具有很高的协调性,可自行调节已使经济运行重新恢复正常。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后,这一理论遭到挑战。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供给是需求的函数,“需求会自己创造自己的供给”,即产出量和就业量的总水平决定于总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不足必然会产生大规模失业、生产过剩。达到资源充分利用和经济体系均衡的关键,不是市场和竞争,而是由消费和投资额决定的有效需求水平。为此,他主张:“国家必须用改变租税体系、限定利率以及其他方法,指导消费倾销。”战后,凯恩斯学说变成西方经济学的正统,成为各国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

—摘编自张建刚《凯思斯主义的理论缺陷及其新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实行社会救济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凯恩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突破。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学说能成为“西方经济学正统”的原因。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