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42年,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受英国政府委托,制定了一个关于福利的“完全”报告。报告要求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险制度,每人每周缴费,无论人们原来的收入如何,失业待遇、残疾待遇以及退休待遇都应该是一样的比率。该报告(     
A.体现了财富平均主义的原则B.旨在缓解经济危机的冲击
C.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D.意图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
2 . 二战后,西欧逐步建立起面向全民的社会保障网,除退休金、失业和医疗工伤三大保险外,还设立了孕产妇补贴、幼儿、学童补贴等几十种项目。这反映出二战后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突出特点是(     
A.社会保障法律化B.社会保障长期化
C.社会保障政府化D.社会保障全民化
2023-02-09更新 | 267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元月联调(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结合所学,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英、美等国各类福利公共支出的结构比较表(1993年)

国别

医疗保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社会服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收入保障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英国

5.75%

1.63%

16.04%

瑞典

6.22%

9.63%

22.16%

德国

6.43%

2.60%

19.24%

美国

5.85%

0.56%

9.23%


A.德国率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B.美国社会福利公共支出最少
C.高福利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D.社会福利在欧美各国财政支出中占较高比例
2023-02-03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4 . 1943年,贝弗里奇规划了二战后英国社会乃至整个欧洲国家的蓝图,建议将基本社会保障、国民健康计划和家庭津贴的覆盖范围扩大,实施全面的社会保障。1944年法国颁布了《全国抵抗委员会纲领》,主张集中供应保障民众所需,也强调了福利制度的地位。这些主张(     
A.促进了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完善B.体现战后欧洲国家的调控道路
C.遵循“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原则D.源自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需要
2023-01-23更新 | 279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滁州市实验中学等2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成了福利国家制度。政府扩大了社会福利的供给,且直接干预社会福利保障和福利供给,使社会福利的覆盖面从局部劳动者向全体社会成员扩展。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经济危机使企业纷纷倒闭B.欧盟成立促进各国经济发展
C.国家干预使经济发展较快D.民权运动废除种族歧视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一场始于2009年底的债务危机,令高福利国家——希腊经济遭受沉重的打击。为此,政府出台了下调工资、削减退休金等一系列财政紧缩措施,引发了国内民众的强烈不满,示威抗议和罢工活动此起彼伏。对此,下列有关“福利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助长懒惰行为B.过高的福利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C.是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D.希腊是世界上最早建成的福利国家
2022-07-04更新 | 304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庄志杰在《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提到:“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迅速增长,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幅度,政府保障和福利开支的负担越来越重,并且带着巨大惯性向前滚动,使福利国家面临着经济与福利、负担与稳定之间的两难选择。”这表明
A.经济发展会影响国家福利政策B.西方国家将放弃福利国家政策
C.福利政策不利于社会整体稳定D.福利政策调整受经济等因素影响
8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欧各国相继建成了以高福利、高税收为主要特征的福利国家制度。该制度秉承为民众构建物质生活“安全网”和“无风险社会”的理念,为全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西欧各国此举(        
A.否定了市场经济的作用B.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
C.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D.照搬了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
9 . 20世纪70年代以来,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医生决定少工作,回去粉刷自家房子;意大利许多母亲宁愿待在家里而不是去工作并且雇用保姆。其主要原因是
A.政府大量增加福利支出B.个人所得税税率的提高
C.欧洲移民数量逐渐增多D.知识经济加剧就业压力
2022-05-26更新 | 1278次组卷 | 1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选必1)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广泛地介入公民社会权利的保护过程,以此形成的公共政策构成了现代国家的核心制度。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国家也被称作“福利国家”。在发达国家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工人阶级相对于农民阶级,较早获得了福利保障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政治转型、经济危机与公民权利运动共同改造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主义为政府定义了新的角色。凯恩斯主义提倡政府积极干预市场,增加公共开支,创造就业,扩大福利分配。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与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实行政策转向,抛弃凯恩斯主义的遗产,转而拥抱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试图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大规模削减政府的公共福利开支,鼓励私人资本在福利分配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然而民主政治下的政党竞争诱使执政党通过增加公共福利开支,以赢得选举。

材料二   传统计划经济提供了全面的福利计划,政府与单位负责城市人口的福利分配,农村人口则主要依托集体组织。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转型以及人民公社的解体,改变了原有福利分配的基础与结构。2003年始,城市与农村地区逐步建立起由政府、市场和个人共同承担的福利制度,在城市建立与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公共医疗改革、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障、工伤保险等,在农村建立起农村大病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1999-2006年,国家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中西部地区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为脱贫致富创造基础条件。2006年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继续完善落后地区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大力度治理重点贫困区,运用财政资金大规模实施易地搬迁,为实现共同富裕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谢岳《中国贫困治理的政治逻辑——兼论对西方福利国家理论的超越》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福利制度同中国福利制度的异同,并概括西方福利制度演变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福利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