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和狼在一起,就必须学狼叫。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1)材料一中列宁“和狼在一起,就必须学狼叫”的政策是什么?与“用冲动的办法相比”,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

材料二针对30年代大危机,新上任的罗斯福总统采取了以复兴、救济和改革为中心的挽救措施,颁布了《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调节。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有何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政治体制有何影响?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主要措施。这些调整对我国当今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 . 阅读下列材料:

当今世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重视“福利国家”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因为“福利国家”建设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的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剩余型社会福利的观点认为:在通常情况下,家庭和市场是满足个人需求的自然渠道,但是当发生诸如家庭解体、较大范围内的经济萧条或者个人年老、疾病等的特殊情况下,家庭和市场就不能满足个人的正常需求,这时候就需要作为满足个人需求的第三种社会机制即社会福利制度的介入,当通常的制度恢复正常以后,社会福利制度就会撤回。

——摘编自朱燕《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政策变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著名经济家凯恩斯也认为:“市场在保障人类再生产上失败了。为了创造健康和幸福和生产力,人们要组织起来,以集体的形式来共同分担风险与不幸,而这个风险的分担经常是由国家来规划的,有时候通过投资的形式来完成,国家在其中充当着主要角色。”

——唐钧《社会政策: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

材料三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统筹规划,体系建设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社区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床位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设施简陋、功能单一,难以提供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布局不合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政府投入不足,民间投资规模有限;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行业发展缺乏后劲;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服务规范、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督有待加强等。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1)据材料一,分析剩余型社会福利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在经济危机期间解决社会福利问题的措施。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凯恩斯福利理论同剩余型社会福利观点相比产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社会养老存在的问题。你对我国发展社会养老事业有何建议?

2017-09-1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六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