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90年代英国曾实行“青年新政”:年龄在18~24岁,处于失业状态并申领求职者津贴连续6个月者,必须在政府提供的四个项目(即为期6个月的国家补贴就业或创业;全日制教育或培训:环卫工作和公益部门工作)中选择一个,这项政策主要针对(     
A.“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B.国民文化素质的下降
C.经济危机的恶化D.生态环境的破坏
2024-02-21更新 | 163次组卷 | 27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965年美国总统约翰逊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伟大社会”立法计划,要求“向贫困宣战”,在教育、医疗、环境保护、住房、反贫困和民权等领域采取措施社会保障。约翰逊任内,生活在官方编制的“贫困线”以下的人数比例下降了7%,由此得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体现了西方人人平等的普世价值B.社会保障制度使民众失去竞争意识
C.福利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建成D.有利于缓和美国社会内的阶级矛盾
3 . 二战后,西欧逐步建立起面向全民的社会保障网,除退休金、失业和医疗工伤三大保险外,还设立了孕产妇补贴、幼儿、学童补贴等几十种项目。这反映出二战后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突出特点是(     
A.社会保障法律化B.社会保障长期化
C.社会保障政府化D.社会保障全民化
2023-02-09更新 | 262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自1884年,巴涅特在英国创建第一个社区睦邻馆起,到1922年已发展至60多间。睦邻运动主要开展济贫活动、社会问题研究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睦邻运动影响力逐渐减弱。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福利国家的建立B.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
C.世界和平的实现D.美苏冷战对峙的冲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后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实行社会保险制度,巩固社会秩序B.促进保险事业的发展,保障经济安全
C.缩小贫富差距,保持社会稳定D.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刺激经济发展
2022-07-0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文科历史试题
6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过人民的长期斗争,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公民民主权利,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公民享受福利。这表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致力于
A.发展第三产业B.建立“福利国家”
C.扩大中间阶层D.推动黑人民权运动
7 . 如图反映的是1973—1983年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失业率。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政策调整的局限性B.大量移民带来的冲击
C.科技发展影响的双重性D.现代保障制度的弊端
8 .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加强福利服务管理,削减福利项目,除了养老、医疗、失业、社会救济等基本项目,其他项目逐步削减,并推行公共福利事业私有化、市场化。这反映了西方国家
A.逐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D.社会福利制度的调整
9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此后,以瑞典为代表的许多西方国家完善各种保险制度,建成了“福利国家”。这一政策
A.有利于稳定资本主义社会秩序B.消除了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
C.解决了收入分配的不均现象D.根治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0 . 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保障理念由强调个人自助发展到过分强调国家责任;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保障理念则开始强调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共同责任。这理念的变化
A.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B.说明西方社会治理能力削弱
C.反映了民众对国家的倚重D.折射出人们的忧患意识增强
2021-11-21更新 | 620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