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4 道试题
1 . 当代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巴尔指出,福利国家有其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是反对市场价值的一种手段,因为它能阻止过分不平等造成的社会风险与政治风险。而早在1943年,丘吉尔就宣布“对于任何一个社群来说,没有比让婴儿喝上牛奶更好的投资了”。据此可知
A.完善的福利制度是英国赢得二战的重要举措B.市场经济在二战后遭到西方国家的抛弃
C.福利制度推动西方国家实现真正的平等D.福利国家制度兼具人文价值和政治意义
2 . 二战后初期,英国政府颁布了《家庭补助法》《国民保险法》《国民救济法》等法案;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又陆续颁布了《工资委员会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保障法》等法案。这些法案的实施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出   ②消灭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③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④保障了低收入者的生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1990年统计,欧共体12国在养老金和医疗保障方面的亏空高达约7.5万亿欧洲货币单位,相当于同年欧共体12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4.5%。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推行“福利国家”制度B.经济出现严重衰退
C.富人过度享受福利待遇D.缩小“社会福利”规模
4 . 在谈到当代某一制度时,一位前英国政要曾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材料中所说的“安全网”是指
A.人民资本主义B.培植新中间阶层
C.福利制度D.促进知识经济壮大
5 . 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一些新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家宏观调控得到进一步加强       ②福利国家得到发展,阶级矛盾逐渐消除
③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中间阶层”增加       ④科学技术新发展,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6 . 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的福利支出为20.74亿英镑,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8%;到80年代初时,福利支出685亿英镑,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1.6%。这种变化说明英国
A.国内各阶层贫富差距缩小B.失去世界经济中心地位
C.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力增强D.国家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7 . 从长期来看,如果(二战后形成的)这种高福利带来的高消费制度不加以变革……各类危机也将持续出现。最有可能出现的危机是
A.财政危机加重B.移出移民增多C.出口贸易增长D.贫富差距扩大
2021-09-29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南宫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机会的平等”是用来防止人们跌入贫困的深渊
B.“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用来保障人们经济安全
C.福利制度有利于提高人们工作积极性,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D.国家福利就是保障人们就业和收入,维护社会公正
9 . 欧洲社会福利思想有其自身的历史演进过程。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关于最优良的政体……必须是能使人人尽其所能而得以过着幸福生活的政治组织。”中世纪,统治欧洲的基督教会,主张男女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这表明欧洲社会福利思想
A.具有久远历史传统B.重视宣传传统文明
C.具有完整救助体系D.完全采纳教会主张
10 . 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德国1960年为20.7%,1970年为25.7%,1980年为32.3%。法国1960年为15.9%,1980年为31.1%,1985年为35%,1990年为32.4%。据此可推知
A.国家干预经济刺激了经济发展B.西方社会福利覆盖面逐步扩大
C.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D.经济危机导致西欧陷入了困境
2020-01-17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