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家庭养老,即由家庭承担赡养老人的功能。在东方国家,老人与他们的孩子居住在一个大家庭里,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包括老人与孩子,都用各种方式尽其义务。

北魏时期,政府为保证老人有儿女所养,首创“存留养亲”制度。其规定,如果犯人(犯罪极其严重的除外)的直系长辈老无所养,则国家应当对这个犯人减刑或刑罚缓期执行。在特殊情况下,为了达到赡养老人的目的,可以赦免一些罪行不太严重的犯人。到了清代,家庭养老的法律规定相当严苛,其中,如果老人因为养老无着而自杀,那么儿子要以过失杀人罪论处。

——摘编自梁盼《中国古代的养老制度》

材料二 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养老保险是从德国开始的。1889年,德国首相俾斯麦建立了第一个养老保险制度,其对象仅仅是生活因难的伤残老工人,缴费与给付水平极低。二战后,随着《贝弗里奇计划》的实施以及英国“福利国家”的建立,以公共年金计划为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工业化国家纷纷建立和完善。有些国家将养老全扩展到全体公民,同其是否就业及工资收入无关。罗斯福实施“新政”,颁布《社会保障法案》是其重要措施之一。美国“新政”所建立的养老保险,是一种部分积累的筹资模式,在待遇标准上实行累退式的与工资收入相关联的制度,以照顾低工资劳动者。此后,养老保险制度成为工业化国家普遍覆盖全体公民的一项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措施。

——摘编自《中国养老保险文献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养老制度的特点及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美国家近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2021-12-19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创造了不同于以往的物质文明,也深刻地影响和改造着人们的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社会价值观念、社会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战后的20年代,当西欧诸国还在战争废墟挣扎,努力恢复到战前经济发展水平时,在战争中大发其财的美国经济高度繁荣,收音机、洗衣机、小汽车已进入了寻常百姓之家。汽车的大量消费,改变了人们时空观念和生活观念,一时间,奢靡之风盛行。二战后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西欧国家经济繁荣时代的到来,这种高消费的时尚蔓延至欧洲,人们的衣食住行向着多样化和高级化的方向发展。人们也在尽可能地丰富精神生活,非物质消费的支出呈上升趋势。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与高消费并行的是西方国家的高福利政策,这一政策最早可上溯至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和德国俾斯麦时期的济贫法。但在当时,实行福利国家的社会条件尚不成熟。美国在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中,制定了一些社会保障政策。1932年第一次执政的瑞典社会民主党首次提出“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改革政策。二战后福利国家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在欧美国家广泛施行。福利国家政策包括:建立失业救济金、养老金、病休金和儿童津贴等;提供诸如教育、医疗、托儿免费或低费等,保证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福利国家政策的长期实施必然与经济发展的效率发生矛盾,国家不堪负担。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年代后半期,美国在经济繁荣中实行怎样消费手段?简析其对美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欧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从经济发展角度上看,带来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福利国家政策的内容,并从经济角度,指出二战后实行的条件。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福利国家政策的认识。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末
名校
3 . 英国的福利制度有悠久的历史渊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世纪以前英国穷人的救济问题多是通过基督教会、个人慈善捐款等方式解决。

国家并没有将其视为自己的责任。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材料二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住房保障制度,其中各国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支持。在住房保障方面,英国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对资金运营、住房建设进行管理,保障低收入居民能租到房屋;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则采取政府提供优惠贷款,实行贷款利息补贴的办法,支持非营利机构发展低租金,低成本住房;在住房补贴方面,美国一方面直接对低收入家庭提供低租金的公共住房,另一方面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房屋租金补贴。

——摘编自陈小春、杨鹏《廉租房制度的国际比较》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发展对英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廉租房制度形成的有利条件。指出西方国家“政府财政支持”的主要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二战后西方社会形成的“福利国家”。
2021-02-05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某课题小组以“资本主义国家福利政策的影响”为主题进行史料探究,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国家的福利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分境、工伤、失业等原因全部或部分丧失成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之外,国家对固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摘编自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制度制析》

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月收入5080200
儿童津贴13.013.013.0
其他津贴50.130.10
纳税07.043.8
国民保险4.57.218.0
实际收入108.6108.0151.2

——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福利政策的影响。
(2)若进一步探究福利国家建设的影响,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方面的材料?举例说明。
2021-11-12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5 . 材料 20世纪50-60年代,英国老龄社会政策的主导方向是由国家来解决老年人的住养问题。从50年代初,英国政府将“住院式照顾”作为社会养老的主要根式,即政府兴办大型福利院,同时雇用大批工作人员对无依无靠老年人和残疾人实施住院式集中照顾。虽然校好地解决了被照顾者的日常生活需要,但由于使他们脱高了长期生活的社区,精神生活难以得到满足,引起了某些人权主又者批评。从50年代后期开始,英国政府逐渐改变这种住院式照顾方式,推行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到了70年代,社区照顾在英国已相当普及。20世纪80年代,英国遵循社会福利社会化、多元化的原则,在社会福利服务领域建立“准市场化”机制,政府尽量减少扮演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而让私管部门充当直接的服务提供者,通过私营化和市场化将福利国家改造为福利社会。1990年,《全民健康与社区照料法囊》正式颁布,意味着社区照料以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的姿态公之于众。

——摘编自卫大可《英国老龄政策发展及机构养老服务转型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英国养老服务模式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英国养老服务模式变化的原因。
6 . 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
(2)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几乎“把资本主义带到一个万劫不复的危险境地”。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社会崩溃却并未发生。有学者认为“主因在各国鉴于惨痛教训,大萧条之后纷纷设立了社会福利制度”。此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事的发展促使西方国家需要进步激励士气和增强社会团结,这也推动了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1941年,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受英国政府委托,负责对现行的国家社会保障方案及相关服务进行调查,并就战后重建社会保障计划进行构思设计。1948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英国第一个建成了福利国家,贝弟里奇也因此获得了“福利国家之父”的称号。

——摘编自杨敏、郑杭生《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演变与》启示

材料二 二战之后福利制度在西方国家普遍建立,在满足国民基本生活需要,降低贫困人口的比重,缓和社会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等方面无疑发挥着重大积极作用,但这并非表明,现行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十全十美。据英国的有关方面统计,英国的社会福利开支在20世纪60年代为81化英镑左右,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5%,到1980年上升为221.5亿英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1%,年均增长5.2%,而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只有2.3%。虽说西方国家公共开支比重大,但社会福利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英国是福利国家的典范,但目前英国生活在官方公布的贫困线以下和略高于贫困线的“贫困人口”估计接近1700万,约占总人口的30%,在欧盟组织的其他国家,贫困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高福利损害了人们的就业动力,在西方国家一些失业者不在积极寻求就业岗位,而是等待着国家的救济,八九十年代欧洲的经济萧条过程中,这些因素很快变为导致高失业率的重要因素。

——摘编自周良才《对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几点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福利制度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问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各国鉴于惨痛教训,大萧条之后纷纷设立了社会福利制度。此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事的发展促使西方国家需要进一步鼓励士气和增强社会团结,这也推动了西方福利社会制度的确立。1941年,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受英国政府委托,负责对现行的国家社会保险方案及相关服务进行调查,并就战后的重建社会保障计划进行构思设计。1948年,英国首相丈德礼宣布英国第一个建成了福利国家,贝弗里奇也因此获得了"福利国家之父"的称号。

——摘编自杨敏、郑杭生《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演变与启示》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一部分地区建立了孤残儿童福利院。对职工福利改革幅度较大的是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国家对职工福利基金提取办法也作了适当调整。把职工福利分为共享和变动两部分,共享部分主要用于生活方面的需要,变动部分用于发展的需要,在福利基金的使用上,尽量做到对职工更有利。从1978年民政部倡导兴办社区服务业以来,社区服务在全国大中城市已初具规模,到1992年,各类社区服务设施已达11.2万个。为了规范社区服务业,1993年,民政部、国家计委等14家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

——摘编自刘翠霄《论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新时期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措施。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我国福利制度与西方福利制度的本质区别。
9 . 【20世纪西方的儿童福利】

材料一   19世纪初期,西方教会与慈善人士通过建立孤儿院、儿童救济等福利机构对家庭贫困儿童予以救助。工业革命后,鉴于使用童工问题突出,发达国家加强对儿童福利的行政干预,逐步建立起国家主导的儿童福利制度。英国1902年颁布《道德与健康法案》首创社会立法保护儿童的形式,美国1935年《社会安全法》对失依儿童、残疾儿童、一般儿童及妇幼保健服务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同时美国、日本专门设立儿童局,英国设置儿童司,为国家掌管儿童福利及儿童福利政策制度的执行推进提供具体途径。

——摘编自胡福贞、游显云《发达国家儿童福利制度的变迁:阶段、动力机制及启示》

材料二   1973年石油危机的爆发使整个西方世界经济发展停滞,发达国家儿童福利制度开始以社会预防、社会参与和社会整合为建设机制,构建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的儿童福利服务体系。政府制定具体而有弹性的政策落实保障,着力构建满足儿童多种需要、以儿童为本、指向全体儿童发展的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地方主管机关对于照顾儿童的家庭应提供广泛的帮助,并以谋求儿童的最佳利益为目的。1989年联合国通过《儿童权利公约》,以法定的形式使“最大利益”成为保护儿童权利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有人称20世纪为“儿童的世纪”。

——摘编自乔东平《西方儿童福利理念和政策演变及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0世纪前期发达国家儿童福利制度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儿童福利制度的特点,并简述影响。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承认资本主义存在消费不足等弊病。提出: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这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自由主义的一次革命。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担,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987年英、法、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表。

项目英国法国日本
第一产业2%2%3%
第二产业38%38%40%
第三产业60%60%57%

(1)材料一中凯恩斯理论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有何作用?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建立“福利国家”的原因并根据材料分析福利制度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体现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重大变化。
2021-08-17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课时作业18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