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2 . 某同学在进行探究学习时采用了这样一段史料:2004年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开支:19.9%军费; 21.6%社会保障;19.5%用于资助穷人、老人、残疾人的医疗保险项目……4.1%其他用于退休金和扶持残疾人的开支……9%用于失业补助、给穷人家庭的住房、食品、收入补助以及税收返还……科研1%。据此判断此次探究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美国:世界第一流的政治经济军事强国
B.科研地位的下降:现代美国的发展隐患
C.福利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D.政府干预经济:美国联邦政府的重大变化
3 . 民生问题是近代以来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

——摘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的情况已不存在;同时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与以往不同,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摘自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案是什么?该方案不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有哪些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产生这些发展变化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核心思想,并指出邓小平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道路是什么?
(4)你从上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西方社会的民生政策和邓小平的富民措施中得出的共同结论有哪些?
2016-11-18更新 | 5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4 . 从漫画《福利制度没用好》中获取到的信息不包括(   
A.滋养“懒汉”B.苦了财政C.降低工作积极性D.实现共同富裕
5 .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是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可见西方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通过实行民主社会主义,暂缓阶级矛盾
B.提高生产部门的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和生产的持续发展
C.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显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D.防止由于人民极端贫困、社会两极分化过于明显而造成社会动乱
2016-11-27更新 | 167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横峰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6 . 关于二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混合经济”模式导致“滞胀”现象出现
B.20世纪90年代首先从英国产生了“新经济”模式
C.第三产业的产值和从业人数越来越少
D.社会福利制度逐步完善,社会相对稳定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以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助时能够渡过难关。政府还举行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材料二 欧洲的社会福利水平普遍较高,德国更是以高福利闻名。
一名叫汉斯的德国公民,现年56岁,长期失业。一家5口,每月可从社会保障局领到1255欧元的生活费,750欧元的房租和医疗健康保险均由政府支付。如果加在一起这个家庭每月的实际收入超过2000欧元。目前,德国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2800欧元。况且每年换季时,领取救济金的人还能再得到几百欧元的服装补贴。如果生活上仍有困难,可以申请额外资助。
记者在社会保障局的黑板上看到一些人申请实物的项目:结婚戒指51欧元,洗衣机306欧元,厨房用品161欧元,煤气灶397欧元等。大多数家庭在拿到现金救济后还会再申请实物救济。
材料三   24年不工作却活得滋润
据《泰晤士报》和法国《解放报》报道,法国44岁男子提尔里24年来从未工作过一天,但他却靠着政府的福利救济一直过着神仙般的滋润生活。令人惊讶的是,“超级懒虫”提尔里日前竟不知羞耻地出版自传《我,职业求职者提尔里》,披露他的“懒虫秘诀”。此书刚一出版立即成为畅销书,并在法国引发争议。
材料四 二次大战后,西欧各国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纷纷建立起“福利国家”。各国实行的社会保障大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保障,对年老、患病、失业者提供补助。这是社会保障的最基本内容。二是社会救济,对贫困者提供各方面的援助。三是社会工作,对教育等社会事业提供支持,居民得到这三方面的保障,或如一些人所说,得到“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基本上解除了对温饱问题的担忧,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它的取得是同新技术革命的开展、生产发展、物质丰富分不开的。
材料五   里根政府上台后,以供应学派的理论为指导,主张削减政府开支,……为此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主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1)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的信息,说明二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较以往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三,有人认为“福利只是养懒汉,中国不应建设福利国家”,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3)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里根政府减少社会福利开支的历史背景?
并分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新特点!
(4)根据以上材料,你怎样认识和评价发达国家的福利国家制度?
(5)从社会公正的立场出发,就在如何建立有效福利制度的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趋利避害,谈谈自己的看法。
2016-11-18更新 | 6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江西上高二中考前热身测试文综历史卷
8 . 二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吸取历史教训,不同程度地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政策的实质是
A.缓和了社会矛盾B.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C.为了缩小贫富差距D.20世纪80年代后福利范围缩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