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确实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贫富差距,杜绝了因贫困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该言论适用于评价
A.罗斯福新政
B.“斯大林模式”
C.西方“福利国家”制度
D.“新经济”
2 . 英国《经济学家》指出:“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战争’——纳税人用示威骚乱逼政府对他们的人生负责。”这表明(  )
A.欧洲国家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和政治危机
B.欧洲国家的福利政策的弊端不断显现
C.欧洲国家的福利政策已不能缓和社会矛盾
D.欧洲国家的示威游行可能会引发革命
3 .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是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可见西方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通过实行民主社会主义,暂缓阶级矛盾
B.提高生产部门的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和生产的持续发展
C.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显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D.防止由于人民极端贫困、社会两极分化过于明显而造成社会动乱
2016-11-27更新 | 167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9年3月13日《每日一题》二轮复习 考向三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4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注:1995—2005年上述各国每年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此重与2001年的数字相当。
——据刘玉安《福得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
(1)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有下列看法:①如果是穷人,“当一个法国人绝对好于当一个美国人”;②如果是富人,“做法国人就有共不得之处了”。请忽略其他因素,利用材料分析①的合理性;结合福利主开支主要来自税收这一事实,分析②的合理性。
(2)有人认为,高福利会制约经济发展,低福利较有助于经济发展。请分析说明材料中的数据是否都支持这一观点?(假设除福利水平高低之外,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条件相同)
(3)福利制度产生以来,反对与支持的立场始终并存。请分别为两种立场各找两个理由,并加以论证。(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等等角度论证皆可)
5 . 正确处理富民与强国的关系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
材料二
(唐太宗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邱肆贸易者,罢(取缔)之。(《唐会要》卷86)
材料三
清末“新政”较之洋务运动更能体现学习西方的决心与实效,更具有社会转型的色彩。其计划不可谓不庞大,改革的速度也不可谓不快,但练新军也好,办实业也好,兴学堂、派留学也好,还有各地办警政、地方自治、各类调查与选举,样样需费,而且非有巨额投入不可。对于连支付赔款与借款都不堪重负的清皇朝来说,经费问题就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摘编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四
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为此,发达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以使贫困人口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生存保障。这一制度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二战以后吗“福利国家”在西欧日渐完美,在很大程度上起了稳定社会情绪的作用。这样的“福利国家”必然占用相当大的财政预算,而人民对福利政策不仅已经习惯,而且不嫌其多,只嫌其少。至80年代,“福利国家”的弊病已明显化。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严重地妨碍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高新科技的投入。(摘编自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
1.材料一蕴含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当时吏治存在什么问题,政府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与材料一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三对新政的认识,指出清政府推行新政的目标及其面临的实际困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福利国家”日渐完善的主客观条件,并揭示“福利国家”遇到的难题。
3.依托上述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就富民与强国的关系问题谈谈你的主张,并举出史实论证你的观点。
2016-11-18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09高考真题汇编9-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6 . 阅读下面依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

GNP年增长
失业率
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1968—1972年
4.3%
3.2%
4.8%
1973—1975年
2.4%
5.3%
9.4%

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了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 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A.①③④B.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
7 .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一位同学在研究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史时搜集到下列材料,对其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1832年通过工厂法,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作了规定
1842年通过矿业法,禁止使用妇女和不满1 0岁的儿童从事井下劳动
1870~1907年颁布7项教育法,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并对学生提供食品和医疗保障
1875~1909年出台5个住房法,重点解决工厂宿舍及工人居住区的住房和环境问题
A.两次工业革命是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因素
B.以立法形式推进制度建设,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保持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
D.实现了社会公平,推动了资本主义体制的自我完善
2013-07-25更新 | 873次组卷 | 13卷引用:2013届江苏泰州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