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住房保障是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为解决经济大危机困境,就住房政策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其中主要有:

(1)1933年6月13日,通过房主贷款法,授权建立房主贷款公司。1933年6月16日,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其中包括授权使用联邦资金解决低费用住房、清理贫民窟和生存房基地。

(2)1934年6月27日,通过了国民住宅法,建立住房管理署。

(3)1935年4月8日,根据紧急救济拨款法,为建设公共工程的工人提供价值4.5亿美元的住房建设费。

(4)1937年7月22日,国会通过班克-黑德-琼斯租佃农民法,又称租赁人法,授权农业部为佃农、劳工及分成制农民提供为期40年的年息3%的购房贷款。

——摘编自黄安年《美国政府的住房福利保障政策》

材料二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住房保障制度,其中各国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支持。

在住房保障方面,英国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对资金运营、住房建设进行管理,保障低收入居民能租到房屋;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则采取政府提供优惠贷款,实行贷款利息补贴的办法,支持非营利机构发展低租金、低成本住房;在住房补贴方面,美国一方面直接对低收入家庭提供低租金的公共住房,另一方面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房屋租金补贴。

——摘编自陈小春、杨鹏《廉租房制度的国际比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政期间“住房福利保障”方面政策调整的主要表现及其特点。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廉租房制度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指出它们“政府的财政支持”的主要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国家推行住房保障政策的历史作用。

2017-11-11更新 | 122次组卷 | 7卷引用: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百日冲刺系列(艺体生)必修二 经济史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2 . 英国《经济学家》预测:“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雅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国家战争——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这表明欧洲国家
A.示威骚乱有可能演变为战争B.福利政策弊端、问题不断显现
C.面临严重的财政与政治危机D.福利政策已不能缓和社会矛盾
2018-04-05更新 | 354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0届高考(北师大版)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卷: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3 . 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实施社会福利,保障了社会平等
B.国家福利可理解为保障就业和收入
C.“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为了削减贫困
D.福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2019-05-09更新 | 284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精品测试:专题六《课时三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4 . 有人这样描述如今希腊公务员的工作状态:上午九点上班,下午两点半下班,每天工作不超过五小时,每年休假不少于一个月,拿14个月薪酬,比私企高一倍,三天两头还能拿些奖金。所以有俗语说,“宁为希腊公务员,不做华尔街银行家。”这一现象意在说明希腊
A.扩大了社会消费
B.缩小了贫富差距
C.挫伤了工作积极性
D.缓和了社会矛盾
5 . “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
A.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成立欧盟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WTO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盟D.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立联合国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以刺激需求为主的调节方式,推动经济发展。1953~197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美国为3.5%,英国3.0%,法国5.2%,联邦德国5.9%,日本9.8%等。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等

材料二从1973年11月开始,意、英、美、日、法、联邦德国等国相继出现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企业破产严重,股票行情大幅度下跌,工业、金融和贸易公司的破产具有普遍性。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到1975年底,达1850万人。与此同时,物价大幅度上涨,美国为7.4%,日本18.9%,联邦德国12.7%,法国26%,英国19.1%,意大利24.6%.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胀”阶段。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1)材料一反映了这些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它们依据的经济理论及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经济危机的表现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不同。造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试分析材料一中所涉及的经济理论为何不能解决“滞胀”问题。

(3)综上,你对经济政策及经济理论有何认识?

2017-08-04更新 | 2082次组卷 | 23卷引用:《考前20天终极攻略》6月1日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7 . 在19世纪末的德国财税学家瓦格纳看来,赋税就是“满足财政必要的同时,纠正国民收入的分配及国民财富分配,以矫正个人所得与消费”;20世纪中期的英国学者贝弗里奇则进一步主张由国家代替传统家庭来直接承担非劳动人口的赡养责任。这些理论的实践导致
A.英国与德国的贸易矛盾激化B.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C.“二战”后建立起“福利国家”D.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盛行一时
8 . “西方的政治人物不管自己国家的经济体已经不能承担福利负担,为了选票还得继续承诺高福利。而大多社会群体则看不到自己的长远利益,他们也不愿放弃任何利益”。以上信息说明
A.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已经难以为继
B.福利国家制度不利于社会稳定
C.大众民主政治绑架了福利国家制度
D.高福利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2009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济发展情况
2001年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1995—2005年GDP年均增长速度(%)
美国14.73.3
英国21.82.8
挪威23.92.8
德国24.31.4
芬兰24.83.5
法国28.52.1
瑞典29.52.7
23个发达国家的平均值22.02.6


·注:1995—2005年上述各国每年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此重与2001年的数字相当。

——据刘玉安《福得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


问题:
(1)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有下列看法:①如果是穷人,“当一个法国人绝对好于当一个美国人“;②如果是富人,“做法国人就有共不得之处了”。请忽略其他因素,利用材料分析①的合理性;结合福利主开支主要来自税收这一事实,分析②的合理性。
(2)有人认为,高福利会制约经济发展,低福利较有助于经济发展。请分析说明材料中的数据是否都支持这一观点?(假设除福利水平高低之外,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条件相同)
(3)福利制度产生以来,反对与支持的立场始终并存。请分别为两种立场各找两个理由,并加以论证。(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等等角度讼证皆可)
2019-01-30更新 | 931次组卷 | 3卷引用:2009高考真题汇编22-世界格局的变化
10 . 学者郑秉文说:“现代西方福利国家虽然从模式上看起源于英国,但事实上英国在战后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之后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背离了普享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均一性原则。英国输出了福利国家的思想和模式,却又带头改革,引发了一场风靡全球的福利革命,”对上述材料的正确认识是
A.实施高福利制度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
B.建立现代福利制度需向西方国家“看齐”
C.必须打破“全民福利”的“大锅饭”制度
D.由膨胀到瘦身是各国福利制度的必经阶段
2017-03-20更新 | 205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