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1921年6月,美国商人哈默来到苏维埃俄国。经过与列宁的一番商谈,哈默获得了一个石棉矿的开采经营许可。除了日常贸易外,哈默还得到了福特汽车等多家美国大型企业在苏俄的独家经销权。关于哈默的所作所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障了前线红军的供应B.利于苏俄恢复国民经济
C.帮助苏联实现了工业化D.促成了美苏关系正常化
2023-03-25更新 | 69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935年8月,苏联某煤矿采煤工斯达汉诺夫与上级指派的两名助手分工合作,使用普通风镐,创造了当时采煤量的世界纪录,矿场给予他按采煤数量计算的工资奖励,而不是通常的计时工资。此后全苏掀起“斯达汉诺夫运动”,领取计件工资的工人比例上升到90%左右。从中可以认识到(     
A.企业生产管理合理化至关重要B.先进技术的应用创造生产奇迹
C.劳动竞赛支撑经济的不断发展D.市场经济助力生产积极性提高
2023-01-07更新 | 2814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广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931年6月,联共(布)中央《关于莫斯科市政建设和苏联市政建设的发展》的决议中指出:“党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改造旧城市和建设设计新城市……要在农业地区建立新的工业基地,建立新城市。”这一决议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A.确立计划经济体制B.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发展市场扩大生产D.致力于推进工业化进程
2022-11-09更新 | 618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21年,苏俄建立了全俄饥荒救济委员会。10月,允许私人承包商从海外购买机器、燃料和衣服。12月,颁布了农业法,农民可以保别维持自己和一家人生活所的任何产品。此法旨在(     
A.缓解经济社会危机B.恢复发展商品经济
C.向社会主义过渡D.抛弃战时共产主义
2022-08-20更新 | 228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9年,苏俄纺织业因缺少原料而几乎完全停顿,棉纺织业产能仅为一战前的4.7%,亚麻工业的产量为战前的29%。在重工业方面,1919年全部高炉熄火,其他行业所需钢铁均靠存货维持;1920年,有15座高炉投产,产量为沙俄全盛时期的3%。基于此,苏俄(     
A.建立起斯大林模式B.制定工业发展战略
C.实施实物配给制度D.调整经济发展政策
2022-07-14更新 | 21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月革命后不久就开始推行的工业国有化经1918628日的立法得以扩大。私营企业最终几乎销声匿迹。国家还推行了义务劳动制度。私人贸易不断受到打压,并被配额制度和粮食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国家配给制所替代。1918219日,国家宣布土地为国家财产,只有自耕农有资格使用土地。然而,农民们对向政府提供粮食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兴趣,因为在国家经济崩溃的情况下还要把所产粮食优先供应国家,而农民的生产得不到许多回报。迫于内战及供应红军及城市人口粮食需求的压力,当局最终颁布粮食征收令,这实际上是命令农民把所有收成都上交国家,只留下保证他们自己生存和来年播种的最低数量。当农民抵制政府的粮食征收时,强制征用就成了家常便饭。但战时共产主义又是一个无拘无束的乌托邦时期,一个激进入士想象有可能一步跳到真正“共产主义”的时期,实现这个无产阶级自由社会的长久梦想。

材料二   尽管付出了巨大代价,共产党的统治的确生存了下来。为恢复一个完全精疲力竭、遭到破坏,正处于饥饿中的国家,苏俄开始了另一种新的经济政策,并从1921年延续到1928年,直至斯大林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人们将新经济政策时期称其为缓和与妥协时期,这是正确和恰当的。不过,总体来看,苏维埃政府在其政策上表现出了更多的连续性并明智而坚定地追求其既定的目标,而不是改变其目标,正如对共产党统治的头十年的简短论述所表明的那样。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俄罗斯史》第八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背景及其实施的目的,并对该政策予以简要的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们将新经济政策时期称其为缓和与妥协时期,这是正确和恰当的”这句话的理解。
7 . 1926-1931年,苏联的进口额中90%左右是机器设备的进口。至1937年,除了一些起样品作用的设备外,苏联几乎不再进口一般的机器设备。这一变化表明苏联( )
A.独立的工业体系基本建立
B.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较小
C.农产品进口贸易不断扩大
D.已跃升为世界工业的头号强国
2022-07-09更新 | 337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期末摸底测试(高三零诊)历史 试题
8 . 20世纪20年代苏俄的农民们往往通过“耐普曼”(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私人商贩),而不是去合作社将剩余农产品交换日常工业品。对此,大量的俄共党员认为“十月革命的大厦正在摇摇欲坠,这意味着转向资本主义”。这说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其合理性B.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需要思想的解放
C.市场调节与社会主义无法兼容D.新经济政策不利于国家工业化的发展
9 . 1915年以前,上海俄侨不到500人,到1921 年前后,上海有俄侨约5000人,1924年上海俄侨超过7000人。据此可知,这一变化说明苏俄
A.冲破了列强包围封锁格局B.工业化进程重视对华贸易
C.政局相继发生剧烈变动D.支持了中国的北伐战争
10 . 国内战争胜利以后,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领导人坚持从当时俄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吸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验教训。在建设和谐社会经济制度基础的问题上,实现了建设理念由“直接过渡”到“迂回过渡”的革命性转变。这个转变主要是因为“直接过渡”
①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②为国家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③超越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④引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A.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