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1931年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作人员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苏共提出“布尔什维克必须掌握技术”的口号,号召“向所有的人学习,特别是向敌人学习,使自己成为专家、能手”。这(     
A.缓解了经济危机的破坏B.推动了斯大林模式形成
C.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国策D.适应了工业化建设需要
2022-08-14更新 | 697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苏联的某项经济举措改变了苏联农村的所有制结构,被斯大林认为是“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必要举措。这一举措(     
A.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B.满足战争的特殊需要
C.损害苏联农民的利益D.适应了经济发展规律
2022-07-07更新 | 22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练习(三)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6月,苏俄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决定恢复市场、货币机制,给企业一定的自主权,对中小企业实行非国有化。下半年,国家退出拥有20名工人以下的小型企业,允许私人承租经营;同时准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允许私人开办商店。1924年前,外国企业与苏俄政府签订的租让合同有91份。1929年,租让给外资企业的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量的0.6%。

材料二   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提出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他认为,俄国经济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必须利用政权高速度地发展经济,从发展重工业开始。重工业的投资大,回收周期长,资金一是靠国有企业的利润积累;二是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工业品出售价格,向农民征税;三是号召人民艰苦朴素,用发行公债的办法将消费资金转为建设资金。

——以上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新经济政策时期苏俄(联)对工商业所采取的措施与实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斯大林经济理论的影响。
4 . 斯大林把农业看成是国家工业化的手段和工具,农民则把集体农庄制称为“第二次农奴制”。他们的这种认识反映了
A.国家限制农民人身自由B.农民利益受到了损害
C.集体农庄生产水平不高D.封建农奴制依然存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苏俄(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经历了艰难的探索。关于这一探索过程,下列选项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政策特征
由于特定环境因素诱致,在体制和政策上凝结了列宁对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历史定位超前的一面。
它“重蹈俄国历史传统的老路”,打着保卫社会主义的旗号,极大地照搬并强化俄国历史上的“成功经验”。
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历史过程,在计划与市场这一表层矛盾的背后是旧的意识形态和新的历史实践的冲突。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模式”新经济政策
C.“苏联模式”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模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