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有人说“赫鲁晓夫的改革把苏联改病了,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把苏联改残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把苏联改死了。”关于三者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A.都以失败告终B.赫鲁晓夫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
C.勃列日涅夫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从政治领域开始
2023-10-13更新 | 207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历史学家尤·叶梅里亚诺夫撰文写道:“(斯大林逝世时)苏联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导致这个超级大国灭亡的直接原因是(     
A.苏联模式B.勃列日涅夫改革
C.和平演变D.戈尔巴乔夫改革
2023-01-12更新 | 20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
3 . 针对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勃列日涅夫在农业方面采取了相关政策与改革措施,实行固定收购和超计划交售奖励的制度,凡是农庄、农场超过固定收购计划指标后交售给国家的农产品,国家按比收购价格高出50%的价格收购。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改革的重点在农业B.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苏联的农业问题
C.改革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D.改革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4 . 1954~1956年,苏联各部和主管部门撤销了一半以上的处、司、局和总管理局,下放了1万多个企业,国家指令性指标减少52%左右,扩大了企业在计划、财务、劳动工资等方面的自主权。这些举措(     
A.加强了对企业的领导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提高了企业职工工资D.调动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
2022-07-16更新 | 397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乐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核武器的保有量占比从美国的80%变成了美国的1.82倍。同期苏联的经济指标逐年下滑,1975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仅为美国的40%,勃氏执政末期不足美国的30%。材料说明勃列日涅夫时期(     
A.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的加重
B.苏联军事实力全面超越美国
C.经济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D.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得以解决
6 . 如图可以用来佐证当时苏联
A.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B.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C.斯大林体制被人们抛弃D.经济失去了上升的空间
7 .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逐步开始对经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尤其是农业方面,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改义务交售制为农产品采购制以及大规模开垦荒地并种植玉米作物。这是
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C.赫鲁晓夫改革D.勃列日涅夫改革
2022高二下·江苏南通·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他对前领导人展开全面批评,震动了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他为大清洗中的受害者平反;积极推行农业改革,使苏联的民生经济得到改善。”文中的“他”指
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2022-03-05更新 | 39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考试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 . 美国的《世界经济导报》曾这样评价勃列日涅夫:“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措施是
A.实行议会制、多党制B.废除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C.批判个人崇拜的现象D.利用经济杠杆管理工业
2021-12-01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
10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在改革中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多党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据此可知,该领导人是
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