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极力批判“市场社会主义”,当时报刊文章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的“邪说”,它是“右倾修正主义”作为计划工作“民主化”向“官僚主义”作斗争的借口,实际上会使经济离开党和国家的政策。这表明,当时苏联(     
A.美苏斗争的激烈B.公有经济的衰败
C.西方渗透的加强D.思想理论的僵化
2 . 下表反映了1966 } 1980年苏联经济年均增长率变动的情况(单位:%)。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1961-1965年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
社会总产值6.57.46.34.2
工业产值8.68.57.44.4
农业产值2.23.92.51.7
居民人均实际收入3.65.94.43.4

A.苏联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B.苏联解体导致经济发展困难
C.苏联改革已突破计划经济体制D.苏联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2023-02-14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历史学家尤·叶梅里亚诺夫撰文写道:“(斯大林逝世时)苏联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导致这个超级大国灭亡的直接原因是(     
A.苏联模式B.勃列日涅夫改革
C.和平演变D.戈尔巴乔夫改革
2023-01-12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
4 . 针对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勃列日涅夫在农业方面采取了相关政策与改革措施,实行固定收购和超计划交售奖励的制度,凡是农庄、农场超过固定收购计划指标后交售给国家的农产品,国家按比收购价格高出50%的价格收购。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改革的重点在农业B.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苏联的农业问题
C.改革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D.改革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统计的是《苏联经济的年增长率(1951-1985年)》。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苏联经济始终呈现下滑态势B.苏联模式制约了战后经济发展
C.二战后的改革没有任何成效D.美方情报数据不具有参考价值
6 . 1954~1956年,苏联各部和主管部门撤销了一半以上的处、司、局和总管理局,下放了1万多个企业,国家指令性指标减少52%左右,扩大了企业在计划、财务、劳动工资等方面的自主权。这些举措(     
A.加强了对企业的领导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提高了企业职工工资D.调动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
2022-07-16更新 | 397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乐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主要靠下达大量指令性指标来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勃列日涅夫改革时,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这表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A.旨在计划经济体制B.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
C.取得巨大经济成效D.导致了农业发展缓慢
2022-07-16更新 | 174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面是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1950—1984年)示意图。20世纪 80年代两国粮食产量状况出现巨大差异的重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B.外交因素C.政治因素D.人口因素
9 .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沼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指他(       
A.未改变农业发展落后的局面B.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C.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D.没有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10 . 苏联在1955年以前,国家下达的农业生产计划指标多达280项。1955年起,国家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但是,这项决定没有得到认真贯彻,国家仍不时干预农庄的生产安排。这说明
A.苏联的国家机器运转不灵B.赫鲁晓夫的政策摇摆不定
C.苏联模式没有受到影响D.传统观念阻碍改革的推行
2022-06-21更新 | 340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