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在1985年4月的苏共中央全会上,苏共提出了“加速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主要目的是集中财力和物力,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购买西方技术,实现工业部门的快速增长。据此可知,该战略(     
A.重视国民消费行业的发展B.旨在改变苏联的传统经济模式
C.忽视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D.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批评了由于对斯大林的个崇拜而造成的错误。对此毛泽东评价说:“赫鲁晓夫的报告既揭了盖子,又捅了娄子。”赫鲁晓夫“揭了盖子”的重要影响是
A.打破社会主义探索的禁区B.加剧了苏联国民经济的畸形发展
C.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D.造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困难
2021-02-24更新 | 293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965年,苏联颁布了《集体农庄市场示范条例》,规定无论是集体农庄还是个人都可以在集体农庄市场上自由出售自己的农副产品,其价格由市场自发形成,国家不加干涉。为了发展农庄市场,国家拨款在城市兴建库房、提供冷藏设备等。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A.农业领域成为改革重点
B.农业集体化弊端已经消除
C.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D.重视农庄和农民的积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2018-06-09更新 | 6395次组卷 | 86卷引用:四川省绵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