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8 道试题
22-23高三下·全国·课时练习
名校
1 . 赫鲁晓夫认识到了“经济管理方面过分集中”的弊端,但他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是计划经济”坚信不疑。勃列日涅夫则重申“计划工作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民经济领导的中心环节和核心”。据此可知,苏联的改革(     
A.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B.打破原本的个人崇拜
C.受到传统模式的束缚D.激化国内的社会矛盾
2023-03-20更新 | 292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0练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2023年【暑假分层作业】高一历史(统编版)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193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一次集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调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

材料二 :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新生的国家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经历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探索,并在30年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迅速成为世界强国,为二战打败法西斯国家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有很多弊端。最终导致了八、九十年代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调整”通常称之为什么?它开创了什么样的资本主义经济新模式?
(2)材料二中“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指什么模式?它在经济领域有哪些弊端?
(3)20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挫折时,中国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改革开放之路?
2023-02-06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935年8月,苏联某煤矿采煤工斯达汉诺夫与上级指派的两名助手分工合作,使用普通风镐,创造了当时采煤量的世界纪录,矿场给予他按采煤数量计算的工资奖励,而不是通常的计时工资。此后全苏掀起“斯达汉诺夫运动”,领取计件工资的工人比例上升到90%左右。从中可以认识到(     
A.企业生产管理合理化至关重要B.先进技术的应用创造生产奇迹
C.劳动竞赛支撑经济的不断发展D.市场经济助力生产积极性提高
2023-01-07更新 | 2867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总结提升】高一历史单元识记清单+综合演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这一做法(     
A.旨在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B.利于解决工业化资金问题
C.顺应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D.用行政手段调控市场价格
2022-12-08更新 | 51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B卷·能力提升卷)-【单元测试】高一历史分层训练AB卷(中外历史纲要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32年年初,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会议通过《关于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指示,规定:1933——1937年,轻工业增长率将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农业由-2.6%提高到14.9%,重工业则由40.1%降低到14.5%。这说明当时苏联(     
A.理性思考经济发展速度B.摒弃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C.有意调整国民经济结构D.积极应对经济危机的冲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俄国,崇尚村社精神的民粹主义思潮有深厚的社会基础。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与布哈林围绕着新经济政策的斗争焦点之一是农业和农村问题,布哈林坚持继续在农村实行新经济政策,而斯大林主张搞全盘集体化,斗争的结果反映了苏联(       
A.现实政策受历史传统影响B.新经济政策效果并不明显
C.急于加快发展的赶超心理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2022-11-26更新 | 192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7 . 根据图1漫画和图2《苏联工业产值增长表》说明苏联工业化建设(     
A.出现比例严重失调问题B.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提高了苏联生产力水平D.为冷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2-11-18更新 | 363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过习题】-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中外历史纲要下)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列宁全集》

材料二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冲击”“围攻”所对应的政策,分别指出这两种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举措并对此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022-10-06更新 | 24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2021学年同步课堂帮帮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9 . 如表反映的是1913年和1937年世界部分国家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情况(世界100%),其中俄国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国别1913年1937年备注
俄国2.6%13.7%1913—1937年俄国工业发展速度比资本主义世界快14.3倍。
德国15.3%11.6%
法国6.6%5.7%
英国12.1%9.3%
美国38.2%41.9%

A.完成了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B.未受经济大危机的任何影响
C.开创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D.新经济政策活跃了市场经济
2022-09-30更新 | 18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时间:内容: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____年夏余粮收集制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损害了____,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新经济政策____年3月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新经济政策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苏联模式1924年1月特点: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政治上:____
1937年苏联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____。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但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问题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2022-09-1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导学案)-导学案(纲要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