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A.B.C.D.
2019-01-30更新 | 2158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六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 . 如图为苏联“二五”计划(1933-1937年)国民经济目标增长率与实际完成率比较。据此可知苏联
A.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B.试图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实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D.农业和轻工业呈现衰退趋势
2020-10-29更新 | 280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黄冈市六校2021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苏联外贸统计年鉴》部分商品在苏联(俄)进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单位:%),表中数据呈现的变化反映了苏联
191819201925192919301933
机器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5.015.120.630.138.343.0
工业消费品58.958.39.22.71.41.7

A.工业生产水平已居世界前列
B.农业政策制约了工业发展
C.民众的消费能力呈下降趋势
D.形成了独特的工业化模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表为部分商品在苏联(俄)进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单位:%)。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苏联

年份
项目
191819201925192919301933
机器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5.015.120.630.1843.0
燃料和电力0.31.30.70.70.10.1
食品和食品原料14.84.09.99.811.18.2
工业消费品58.958.39.22.71.41.7

A.工业生产水平已居世界前列
B.农业政策制约了工业发展
C.民众的消费能力呈下降趋势
D.形成了独特的工业化模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漫画中的人物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下列与图片反映的主题相符的是

A.沉重脚步—俄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探索历程
B.八位领袖—苏联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
C.大国兴衰—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加强
D.体制弊端—高度集中的体制阻碍苏联发展
2016-11-29更新 | 390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6-2017年湖北长阳第一高中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列宁曾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谈什么主义都是可笑的。”……后来,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材料二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的经济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为此,苏俄对农业政策做了怎样的调整?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3)从苏联(俄)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有益的启示?
2020-03-07更新 | 564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车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统计,苏联在1928年以前建立的集体农庄中,没有马的占45.2%,没有乳牛的占34.8%,有一匹马的占38.3%,有一头母牛的占40.9%;到1930年,加入集体农庄的46.9%的农户集中了当地马匹总数的49.2%,乳牛总数的42.7%。这一变化说明苏联
A.集体农庄规模在扩大
B.旨在推进工业化发展
C.加快农业集体化步伐
D.农庄机械化程度提高
8 . 美国一位作家两次访问苏联,第一次给其印象是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对苏联社会主义表示怀疑;1934年第二次访苏,该作家却向斯大林表示:“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导致该作家对苏联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A.苏联已全面实现国家工业化
B.苏联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功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复苏无望
D.苏联的经济建设成就十分显著
2017-03-04更新 | 322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7春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卷
9 . 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造成维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功B.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C.西方经济大危机与苏联的建设成就形成反差D.斯大林体制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