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3 道试题
1 . 美国作家斯坦迪奇在《舌尖上的历史》中写道:“当预期中的大丰收没能实现时,地方官员奉命加强搜索被藏起来的存粮。在1932年11月的一场演讲中,斯大林认为农民故意阻挠他的集体化方案,借以挑战政权的威信。”这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
A.削弱了苏联政权的威信B.阻碍了经济体制的转型
C.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违背了农民自愿的原则
2 . 社会主义建设及发展。阅读材料:
经济政策或发展模式推行时段主要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农业:余粮收集制;
工业: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
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不劳动者不得食。
新经济政策19211928农业: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工业:推行国家资本主义;
商业:允许自由贸易;
分配:按劳分配。
斯大林模式1928—苏联解体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全盘集体化。排斥市场调节,通过指令性计划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

“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

——摘编自1921年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列宁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符合逻辑)
3 . 1928~1932年,苏联总计850万农民成了职工,大批政工干部转业到工业部门担负领导工作。同时,苏联政府招聘了6000名外国专家,使工科院校扩招2.5倍,并通过已建成的企业培养了45万名熟练工。这些举措
A.加快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B.保障了新经济政策的顺利实施
C.促进了苏联经济均衡化发展D.支撑了苏联工业化的高速推进
2022-01-01更新 | 352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1927年苏联实施“农业集体化",用“工农剪刀差”理论刻意降低农业品价格: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期间,欧美迫切需要化解国内的过剩产能,向国外输出资本和技术。苏联政府大力引进技术,跳过漫长的发展周期。苏联政府的这一做法
A.缓和了与西方国家的关系B.缓解了西方严重经济危机
C.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D.有利于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5 .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通过出口换回大量经济建设急需的物资,主要是生产资料、机器设备等,并与一些西方公司签订“技术援助合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力量和机器设备迅速建立起一批重点企业。这表明当时苏联
A.经济建设以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为主B.力图加快工业化建设的进程
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D.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2021-12-12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六县市2022届高三12月质检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所示为1926年和1939年苏联人口统计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苏联
年份总人口(亿)城市人口农村人口
城市人口(亿)占比(%)农村人口(亿)占比(%)
19261.470.2617.91.2182.1
19391.710.5632.91.1567.1
A.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B.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C.加速发展战略成效显著D.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暴露
7 . 下表是苏联“一五”计划期间的部分统计数据。这说明苏联“一五”计划
项目1928年1932年
国民生产总值(单位:亿美元)315578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美元)190341
职工社保总额(单位:亿卢布)13.741.2
高校在校生(单位:万人)16.752
国民收入(单位:亿卢布)70450
A.调整了国民经济平衡B.建立了完整的经济体系
C.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D.使苏联成为工业化国家
2021-12-01更新 | 198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九师联盟(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指出,苏联计划经济最不合理的是价格,“国营商店里一公斤肉食大约收款1.8卢布,而国家对一公斤肉的补贴多达3.5卢布。食品行业中仅此一项,每年的国家补贴总额就在600亿卢布以上,而整个国家预算也不过是4800亿卢布”。该学者意在强调苏联
A.优先发展重化工业B.忽视商品市场关系
C.农业发展严重滞后D.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9 . 1935年1月,苏联政府宣布废除粮食、面粉和去壳的粮食配给制,并发布由“国营的和合作社营的商店普遍广泛地出售粮食和其他产品”的法令。这可以用来说明苏联
A.政府重视商品价值规律的作用B.新经济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C.农业集体化政策逐渐走向终结D.工业化期间农业得到一定的发展
10 . 在列宁逝世后的数年内,苏联仍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但随着形势的转变,新经济政策开始越来越不能满足国家迅速工业化的要求,而且还滋生出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当时内外问题相互交织,光至对苏维埃政权构成严峻威胁。材料说明
A.斯大林模式取代新经济政策具有必然性
B.斯大林模式彻底弥补了新经济政策的弊端
C.新经济政策对苏联社会的作用弊大于利
D.新经济政策的弊端使苏维埃政权面临威胁
2021-09-14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