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1931年,斯大林说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按照计划建成了1500多个大企业,工业产值相当于1913年工业产值的234.5%,其中机器制造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3倍,农业机器增加了4.5倍。由此可见,当时的苏联
A.新经济政策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B.扭转了轻重工业发展失调局面
C.五年计划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D.以指导性计划促进民生的改善
2 . 下图是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宣传画《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该作品旨在
A.赞扬女子的劳动热情B.彰显工业化建设的成就
C.宣扬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D.肯定和维护农业集体化
3 . 面对粮食危机,斯大林认定“小农所从事的个体经济已毫无生命力”“我们在个体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是不可能发展的”。在此背景下,苏联决定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加快推行农业集体化D.提倡垦荒和种植玉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苏联二五计划(1933~1937年) 国民经济目标增长率与实际完成率比较图
A.反映了苏联调整经济结构的愿望B.农业和轻工业呈现出负增长趋势
C.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D.开始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2020-07-28更新 | 196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30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0〜50,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0"300。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两个五年计划建设片面地发展工业B.斯大林模式造成了工业与农业的比例失调
C.国内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D.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020-03-13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1933年,苏联规定农庄的首要义务是每年向国家交售规定数量的农产品,其中粮食的交售额占到产量的32%—43%,而国家给付的价格却低于成本,这就是苏联的“义务交售制”。这一制度
A.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B.完全否定了市场的作用
C.是社会主义改造的核心措施
D.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要
2019-09-12更新 | 573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模块检测历史试题
7 . 第聂伯河水电站于1939年建成,该水电站由苏联和美国技术专家设计,美国通用公司承揽,借鉴了加拿大阿达姆伯克水电站与拉加贝尔水电站的建设经验。第聂伯河水电站的修建说明
A.斯大林模式蕴含新经济政策因素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
C.美、苏合作共同抵御经济大危机
D.苏联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
8 . 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2019-01-30更新 | 4584次组卷 | 4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25年秋,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决议指出:“除尽力发展销售合作社外,目前必须用最大的力量支持一切富有生命力的生产合作社(农业公社、集体农庄、劳动组合、生产协作社、合作工厂等等)和那些应该提高到更高阶段的国营农场。”联共(布)的这一决定
A.成为斯大林模式的理论来源B.确立了经济高指标发展战略
C.是对新经济政策的部分继承D.成为农业集体化的指导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