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32年的一份会议记录中写道∶"乌克兰有粮,而这两位'钦差大臣'一定能把这些粮食征购上来";"是的,斯大林同志。庄稼不坏,所有的问题都在于收割和采购"。这次会议的历史背景是
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B.俄乌矛盾导致粮食短缺
C.苏联工业化步入高潮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爆发
2022-03-25更新 | 314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4年2月,苏联通过二五计划决议,规定对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的投资比一五计划增加1.5倍,而对生产消费品的工业部门的投资则增加3.6倍。对农业的投资增加50%,产值要求增加1倍。这表明苏联
A.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B.力图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C.注重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
D.积极推动工业化的实现
3 . 1931年斯大林说:“你们愿意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被人打垮而长失独立吗?……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我们要么做到这一点,要么被人打倒。”据此可知,斯大林认为
A.应该解除中小企业的国有化
B.苏联工业化应该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重点
C.市场经济体制比计划经济体制更有优越性
D.苏联经济建设的首要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