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33年斯大林指出:“党似乎在鞭策国家,使它加速向前奔跑”,“必须催赶国家,因为它落后了一百年,落后带来了致命的威胁。”这一观点
A.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局面B.体现了苏联实现工业化的紧迫感
C.成为苏联开始工业化的依据D.严重脱离了苏联经济落后的国情
2 . 下表是1930年—1938年苏联军工产品增长情况表。促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项目大炮(门)步枪(支)机枪(支)飞机(架)坦克(辆)
1930—1931年191117400040980860740
1938年1268711740007465754692271

A.二战战场反法西斯的需求
B.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C.斯大林体制的强大组织力
D.新经济政策解放了生产力
3 . 1929年1月,苏联政府先后在一些大中城市对居民实行食物和生活用品的配给制,后扩大到全体城市居民。到1935年1月,苏联开始取消面粉、面包的配给制,并在1936年取消了所有商品的配给制。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苏联
A.计划体制被逐步打破
B.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C.人民的建设热情高涨
D.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4 . 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     
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C.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和平演变”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90年,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已经落到了满世界乞讨购粮款的地步。按戈尔巴乔夫的说法:“苏维埃事业失败在于奋斗几十年后才发现,我们仅仅是一个拥有很多原子弹的第三世界国家。”这主要揭示出苏联
A.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形
B.国防建设的显著成效
C.世界大国的崇高地位
D.重工业建设高度发达
6 .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斯大林执政时期的是
A.“不劳动者不得食”
B.“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C.“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7 . 读下图,下列对1958年、1963年、1973年、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产生高低差异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1958年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
B.1963年由于赫鲁晓夫改革提前结束
C.1973年由于勃列日涅夫改革正在进行
D.1983年由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8 . 1935年6月,访问苏联的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在日记中写道:“我从这次旅行中得出的主要印象和感觉”是“无比高涨的生命力和青春活力的强大浪潮……他们正在为全人类更美的、最好的、灿烂的未来而工作”。这一“浪潮”带来的成果是
A.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
B.推动农业蓬勃发展
C.丰富了人民物质生活
D.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9 . 该经济体制(政策)不是经济规律自然发展的产物,而是在当时苏联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高速度工业化的追求与某种先验的“社会主义观”相结合而衍生的结果。此经济体制(政策)( )
A.促进了苏联经济协调发展B.注重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C.允许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D.加速了苏联工业化的实现
10 . 《苏联国民经济》:“1949年,当苏联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时,而全国人均不到一双皮鞋。”该描述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成为军事强国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人民抵制享乐D.实现了工业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