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下表是根据《俄国及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文件汇编材料》绘制的苏俄部分经济建设指标在世界和欧洲的排名表,对表格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工业生产总值于1928年恢复到战前水平
B.1932年苏联机器制造业占欧洲第一,表明工业化已经实现
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有助于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
D.1913~1937年的经济建设,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 如图是1890—1938年美、英、德、俄国/苏联四国的生铁产量示意图。其中①③分别是
A.美国、德国B.美国、俄国/苏联
C.英国、德国D.英国、俄国/苏联
4 . 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苏联农民思想觉悟水平太低
B.苏联建设长期忽视轻工业和农业
C.苏联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D.苏联为发展工业,向农村和农民索取太多
2019-05-21更新 | 338次组卷 | 26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8年10月起苏联开始实施计划经济,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到194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另外一方面,集体化伴随着对富农的镇压,导致农业减产,粮食困难,1930~1935年政府被迫在城市实行凭证供应制度。这说明
A.集体化使农民为工业化付出代价太大
B.排斥市场调节不利于经济发展
C.斯大林模式导致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
D.计划经济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6 .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斯大林执政时期的是
A.“不劳动者不得食”
B.“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C.“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331934年苏联粮食产区的小麦交售价格是每公斤3.29.4戈比,而每公斤面粉的零售价格是3560戈比。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A.抵制欧美国家农产品倾销B.实施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
C.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D.城乡间经济交流频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