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苏联农业的主要困难还是来自于莫斯科的极度控制,苏联官员告诉农民种什么,何时种,何时育苗,施多少肥料,何时收割。”这反映了斯大林模式
A.全面实行余粮收集制B.放弃工业化发展之路
C.优先发展农村和农业D.过度强调指令性计划
2020-02-04更新 | 524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记载,从1926年起,苏联政府在保持农产品销售价格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了工业品的零售价格。这反映了
A.斯大林模式取得巨大成功
B.工业化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
C.农民生产积极性持续高涨
D.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得以实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有计划地发展重工业,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1930年,斯大林又一次教导俄国农民,使他们明白共产主义制度是什么。他正式使俄国的农庄集体化,成立了农业合作社。

材料二   从苏联的整个历史看,农业在其经济中一直是最薄弱的环节。令人不解的是,在100年前俄国却是世界两大谷物出口国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每年需进口数千万吨小麦和玉米……苏联农业生产陷入这种困境并非是对农业漠不关心或努力不够造成的。斯大林去世后,每一位苏联领带人都重视提高粮食产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并兑现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许诺。

材料三   苏俄(联)领导人头像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二中“从苏联的整个历史看,农业在其经济中一直是最薄弱的环节”最初的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2)C、D、E人物的三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侧重点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C、D人物改革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C、D、E人物的三次改革和苏联解体有何联系?它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2019-09-16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4 . 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     
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C.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和平演变”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在苏联,1928年1公担裸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2019-01-30更新 | 1562次组卷 | 33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天立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331934年苏联粮食产区的小麦交售价格是每公斤3.29.4戈比,而每公斤面粉的零售价格是3560戈比。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A.抵制欧美国家农产品倾销B.实施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
C.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D.城乡间经济交流频繁
7 . 在斯大林的观念中,国家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所支撑的军事力量)是衡量先进与落后的尺度,至于如何在社会诸层面的现代化及其协调发展等更广义的发展领域赶超先进国家则不在他的视野中。这一观念影响下苏联实施的核心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农业集体化方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