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在《图像证史》一书中指出∶图像是历史的遗留,同时也记录着历史,是解读历史的重要证据。从图像中,我们不仅能看到过去的影像(表层信息),更能通过对这些影像的解读探索它们背后潜藏着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信息(深层信息)。不过,数量难以穷尽的图像虽然是惊人的宝藏,但也隐藏着难以察觉的"陷阱"。

119588月《人民日报》对全国各地竞相夸耀粮食产量的报道;图2是二十世纪30年代,苏联有关集体农庄的宣传海报。



图一 图二
根据材料,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2-01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产值增长示意图。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苏联调整经济结构的愿望B.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
C.农业和轻工业呈现出负增长趋势D.开始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2021-03-03更新 | 281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苏联工业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尝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8年,苏联工业发展已经超过1913年沙俄帝国的水平,但与同期西方国家的差距过大。围绕推进工业化的任务,苏联政府开始实行“一五”计划,明确工业化战略的核心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足够的国防基础。国家通过一系列国有化法令,集中一切资金和资源,投入到国家最需要的工业部门。“一五”计划还注重经济增长速度,在苏联的亚洲地区新建工厂与工业城市,从美国和德国引进大量的工业装备、技术和管理方式,建立航空工业、装备制造业等新的工业部门。但轻工业品生产计划仅完成了80%,消费品生产投资下降,城市各类商品供应紧张,不得不再次实行商品配给制。

——摘编自《世界现代化历程·俄罗斯东欧卷》

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苏联工业化战略的举措,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当时实施该战略的背景。
(2)据上述材料指出苏联工业化战略带来的经济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应对措施。
4 . 下表描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社会现象。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应对经济危机的相似做法B.国家干预经济的反应
C.对本国发展道路的合理探索D.美苏两国畜牧业发达
2021-01-24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1918—1937苏联(俄)国民经济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政策延续促进了投资总额增加B.高度集中模式保证了产业结构均衡
C.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国力快速增长D.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了国民经济结构
2021-01-22更新 | 241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的排名,对该表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
工业生产总值5532
机器制造业4422
联合收割机21
电力151073
6644
石油2322
5553
A.1913—1928年停滞不前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促进了1928—1932年工业地位的快速提升
C.1928—1937年工业不断发展得益于国家计划经济的开展D.在“斯大林模式”的指引下苏联经济得到了健康持续发展
7 . 以下是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经济实力在世界及欧洲排名的变化表。对其蕴含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苏联

A.斯大林模式的有力推动
B.成为欧洲经济水平最高的国家
C.经济发展的道路前景广阔
D.经济制度比西方国家更加优越
8 . 下图是1913~1937年苏联(俄)工业产值增长示意图。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1913~1920年工业产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战争的破坏
B.1920~1925年工业产值的增长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1925~1932年工业产值的增长在于这一时期的企业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D.1932~1937年工业产值高速增长源于斯大林体制的逐步确立
9 . 下表是苏联1929—1932年经济发展统计表(部分),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
年份
机器设备的进口在进口总额中占比(%)招聘外国专家(人数)钢产量(万吨)
1929年30.1456430
1932年55.71919590
A.苏联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工业化的推进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C.引进先进技术是推动苏联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D.苏联30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西方大国的支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