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1952年,苏联某集体农庄的统计数据显示:生产1公担马铃薯的成本是40卢布,而它的收购价格仅为3卢布。1952-1953年,生产谷物、牛肉、猪肉和牛奶都是赔本的,而这种现象在苏联各地的集体农庄是“普遍存在的”。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     
A.农业领域改革势在必行
B.实行余粮收集制导致粮食紧缺
C.受制于西方的经济封锁
D.发展重工业滞后了农业机械化
2023-11-30更新 | 465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沙皇时期,俄国的文盲率高达75%,到1939年,苏联全国识字居民达87%,城市普及了七年制义务教育,农村实行了四年制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成倍增长。这一成就(     
A.表明苏联把教育放在首位B.有利于苏联工业化的发展
C.提高了苏联政治的民主化D.缩小了苏联城乡收入差距
2022高三上·山东·专题练习
名校
3 . 下表反映了1924、1928、1939年苏联人口的阶级构成,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成分半份工人和职员集体农民和合作化手工业者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资产阶级、地主、商人和富农
192114.8%1.3%75.1%8.5%
192817.6%2.9%71.9%1.6%
193950.2%47.2%2.6%0.0%

A.国内外局势的影响B.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D.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2022-08-10更新 | 20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表为1937、1940、1950与1953年苏联集体农庄数量与播种面积、谷物生产状况统计表。这表明当时苏联
时间集体农庄数量(万)公有播种总面积(万公顷)谷物生产(万吨)
1937年24.35116009370
1940年23.69117709100
1950年12.37121009010
1953年9.33132009560
A.农业机械化日益推广B.农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C.农民积极性逐步提高D.农业生产关系亟需调整
2022-06-07更新 | 835次组卷 | 13卷引用:广东省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旺中学2023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乌克兰地区是苏联国内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下表为1930年到1932年乌克兰地区的粮食生产与征购情况

年份

生产量(万吨)

征购量(万吨)

1930

2290

780

1931

1760

770

1932

1280

700

这反映了苏联(       
A.推行集体农业的必要性B.取消余粮收集的紧迫性
C.变革经济体制的局限性D.遭受经济危机的严重性
6 . 下面的表反映的是苏联和美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表中数据为各年份苏联占美国对应指标的百分比。

指标

1960年

1965年

1970年

1975年

1980年

国民收入总量

约60%

59%

65%以上

67%

67%

工业生产总量

约60%

62%

75%以上

80%以上

80%以上

农业生产总量

7580%

85一90%

约85%

约85%

工业劳动生产率

40一50%

45%

约53%

55%以上

65%以上

农业劳动生产率

20一25%

2025%

2025%

据表可知,1960~ 1980年代的苏联
A.呈现粗放型经济的特征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D.因争霸而导致经济困难
2022-03-08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旺中学2023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28~1932年,苏联总计850万农民成了职工,大批政工干部转业到工业部门担负领导工作。同时,苏联政府招聘了6000名外国专家,使工科院校扩招2.5倍,并通过已建成的企业培养了45万名熟练工。这些举措
A.加快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B.保障了新经济政策的顺利实施
C.促进了苏联经济均衡化发展D.支撑了苏联工业化的高速推进
2022-01-01更新 | 352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肇庆鼎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二模考前历史试题
8 . 据统计,1932年大约有2万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建成的3个大型钢铁厂,都是美国和德国帮助建造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设备全部来自美国。这表明苏联
A.借助有利时机推进工业化B.基本实现了工业现代化
C.逐步接受了资本主义理论D.打破了美国的经济封锁
9 . 在中央的推动和压力下,苏联农村出现了大跃进式的集体化浪潮。到1933年,富农首当其冲被消灭,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到了社会主义大农业中,苏联从小农国家变成了拥有规模最大农业的国家。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A.体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B.由地方来强制推动执行
C.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结果D.以牺牲工人利益为代价
10 . 1961年2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改组和改进国家采购农产品的组织工作》的决议,决定将农产品的采购改为合同订购的方式,由消费合作社向农庄购买销售合同外的剩余农产品,按地方市场价格购买,国家不再制定价格。这一规定旨在
A.调动农庄的生产积极性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减少对农场的行政干预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2021-09-30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9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