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34年2月,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要求消费品生产以高于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进行,但到1939年,重工业超额完成计划,轻工业则没有完成计划。这说明,当时苏联(     
A.已认识到工业结构失衡的弊端B.将建设重心转向了消费品工业
C.受到了西方工业化模式的影响D.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合理化调整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出自《中外历史纲要下》第 93 页

材料二   在中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风云新途》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41 年 6 月 22 日凌晨 3 时,德国军队突袭苏联,一星期内苏军损失兵力 100 万人以上,西部工业区全部沦陷,希特勒微笑的声称,要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庆祝仪式,但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德国不但被全线遏制,而且开始遭遇反攻,希特勒不明白,已经失去西部工业基地的苏联, 为什么会越战越强。即使在最艰苦的 1942 年,苏联的飞机产量,仍达到 2 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工人们,驾驶着刚刚造好的坦克,直接出场,迎战德军。”

材料三   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他们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 7 卷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 3 卷


(1)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图片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斯大林模式进行简要评价。
3 . 1975年,苏联数学家、经济学家康托罗维奇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指出,以线性规划构建最优化的方法将有可能大大提高经济工作的质量,从而有效利用资源,增加国民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他的这一思想对西方数理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这表明(     
A.宏观调控仍是基本共识B.自由主义传统开始衰落
C.西方认可了斯大林模式D.减少国家干预成为主流
2022-09-02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届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B卷)
4 . 1930年3月11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决议指出:“根据现有材料,有理由认为,在右岸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富农骚乱事态严重,特别是目前在从边境地区迁出波兰裔富农和反革命分子的情况下波兰政府将进行干涉。”由此可知,当时的苏联(     
A.少数民族农民反抗与农业集体化无关
B.迫于内外形势变化更关注乌西部安全
C.经济发展受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拖累
D.农民在工业化进程中付出了巨大代价
2022-08-2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高埂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5 . 十月革命后,苏俄(联)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在18501913年间,硝酸盐、钾碱和过磷酸钙的产量从微不足道的数量分别上升到899 800吨(其中四分之三用于制作肥料)、1 348 000吨和16 251 213吨……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产品,也提供农业产品的世界市场。加拿大的小麦、澳大利亚的羊肉、阿根廷的牛肉和加利福尼亚的水果可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中找到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苏维埃的国家工业化方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方法根本不同。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都是从轻工业开始……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实行工业化。

——《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     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银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清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够重视现代经济的关键部门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       

——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工业化对世界农业发展的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两者不同工业化道路的体制因素
(3)据材料三,概括普京认为造成苏联式经济后果的理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苏联经济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2022-08-2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27年底到1928年春,苏联爆发了粮食收购危机;1928年1月,国家只收购到3亿普特粮食,比上年同期减少1/4,苏联出现了粮食供应困难。这一状况促使苏联(     
A.力推余粮收集制B.启动了农业集体化
C.优先发展重工业D.利用市场调节机制
2022-08-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上,苏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为了满足粮食税条件下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苏俄政府采取租让、出租等方式,把外国资本和私人资本重新引入国有企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根据人民委员会的法令,国家除直接管理约4500家最重要的大型企业,其余企业都可以出租给合作社或私人经营。1921年12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的法令解除了对小企业实行的国有化,将这些曾收归国有的企业通过出租的方式交还原业主经营,实际上使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非国有化了。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二:斯大林说:“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算做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他认为,优先发展轻工业“就是自杀”,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他号召创造“布尔什维克的速度”,认为苏联“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

——摘编自闻海《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及历史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措施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斯大林关于工业化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提出上述看法的原因。
8 . 1931年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作人员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苏共提出“布尔什维克必须掌握技术”的口号,号召“向所有的人学习,特别是向敌人学习,使自己成为专家、能手”。这(     
A.缓解了经济危机的破坏B.推动了斯大林模式形成
C.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国策D.适应了工业化建设需要
2022-08-14更新 | 720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从此世界历史进入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共存竞争的历史时期。

材料一   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内发展问题。……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姚海《俄国革命》等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材料三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冲击”“围攻”这两种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举措,并对此作简要评价。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10 .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下列对其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苏联当时特定条件下的产物
B.消除了苏联社会的专制与不公平现象
C.开辟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创新
D.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并且存在着弊端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