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十月革命后,列宁提出“(我们必须)给农民提供他们所迫切需要的机器和工具,大规模地投资电气化和灌溉工程来满足农业的需求”;1927年,在联共(布)十五大上,斯大林提出“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如果不这样,“就不能真正推进集约耕作和农业机械化”由此可见,斯大林提出农业集体化方针是(     
A.新经济政策的巩固与延续B.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政策依据
C.余粮收集制的调整与充实D.对列宁电气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023-02-28更新 | 449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1928一1940年苏联部分工、农业产品产量对比表”,据此可知(     
1928年1940年增幅
钢(万吨)425.11831.7326%
煤炭(万吨)355116592.3368%
石油(万吨)11603110168%
棉织品(亿米)26.7839.5448%
谷物(万吨)73301956431%
A.新经济政策初见成效B.“新经济体制”失败
C.斯大林模式隐藏危机D.苏联开始去斯大林化
2023-02-27更新 | 360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读“苏联重工业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这一时期苏联重工业发展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有(     
A.把加强国防力量作为重要目标B.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的确立
C.制定和实施“加速发展战略”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
2022-12-01更新 | 48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21~1928年,新经济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工业制品价格居高不下,工农业“剪刀差危机”出现了。为应对“不利”形势,农民开始联合起来囤积粮食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这给苏联实施的农业控制计划和工业化战略带来了不利影响。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苏联(     
A.新经济政策遭到农民抵制B.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较为成熟
C.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必要性D.农业占据国民经济主导地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7年4月,苏联宣布提前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下面相关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工业发展中优先发展重工业B.实行自上而下的指导性计划体制
C.注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D.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6 . 如表为苏联工业生产的部分重要指标简表。这可用来说明(     
年平均增长率(1928~1940年)占世界工业总生产比重钢产量
15.8%1928年1940年1928年1940年
2.6%10%430万吨1830万吨
A.新经济政策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计划经济体制增强了经济活力
C.农业集体化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苏联模式推动了国家的工业化
7 . 1932—1937年,苏联集体农庄机耕率由19%提升到71%、谷物的机播率由20%提升到54.3%,机械收割率由10%提升到43.8%。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苏联(     
A.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B.工业化建设成就显著
C.摆脱了粮食供应困难D.工农业比例渐趋均衡
8 . 如图是1913年至1937年俄国工业发展情况,其在20年代之后实现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A.大力发展了集体农庄B.启动两个“五年计划”
C.优先发展农业、轻工业D.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9 . 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这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苏联的农业改革
10 . 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部长会议下设财经部委74个,有关工业交通管理的部就有31个,其中机械工业方面就有航空工业、汽车工业、国防工业等17个部。该状况(     
A.有利于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B.促进政府强化宏观调控
C.表明社会主义经济面临挑战D.导致经济管理效率低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