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为1924-1928年间私人企业在苏联部分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据此可以推断出苏联私人企业的发展
缝纫工业制鞋工业食品加工业皮革工业
70%70%34%27%

A.动摇了国家的经济命脉B.客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造成了产业结构的失衡D.赢得三年国内战争胜利
2 . 从1931年起,苏联开始对集体农庄下达生产计划指标,包括播种面积、作物结构、播种与收获时间、总产量与单位面积产量等,最后发展到连农作物的行距有多大,庄员家庭饲养的牛羊头数都由上级统一规定。这可用来说明,当时苏联
A.集约化经营推动了农业发展B.片面追求所有制变革的速度
C.农业集体化大力配合工业化D.经济体制存在着僵化的弊端
3 . 从1917~1982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64倍,其中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589倍,消费品生产增长91倍。这说明,苏联
A.农业经济发展长期滞后B.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偏慢
C.计划经济取得巨大成功D.国营企业长期效率低下
2021-08-26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表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
时间拖拉机数量(万台)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
1928年2.71.7
1932年14.861.5
1937年56.193.0
A.优先发展重工业B.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
C.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D.农业集体化滞后制约工业化发展
2021-07-08更新 | 8558次组卷 | 7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苏联经济建设经历的1924年—1953年斯大林时期,1953—1964年赫鲁晓夫时期,1964—1982年勃列日涅夫时期,其共同点是
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协调发展
C.重视市场在经济中的调节作用
D.加大农业投入,给予企业自主权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的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比战前的1913年几乎增长5倍,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13年的42%上升到77%。从1932年到1940年,工人的数量增加了数百万,但是用于住房的总授资却在1929年之后有所下降。在1928年到19410年之间,工业上的实际收入也下降了43%,甚至还出现了严格的法律,限制工人的迁徙自由。随着快速工业化的进程,农业集体化也以同样的连度开展起来。斯大林的计划遭到了农民的强烈反对,他们采取囤积粮食和杀掉牲口等方式加以抵制。1933-1940年间粮食平均年产量还赶不上1913年的水平。

——摘编自杰克逊·皮尔福格尔《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民生问题的认识。
7 . 在1965年至1980年,苏联军费开支占其国民收入的比重高达19%一23%。出于争霸的需要,军事工业一直是苏联经济的重中之重,这一时期的重点仍然是发展钢铁、机械、金属等传统的重工业部门。这一决策给苏联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A.高层官员思想严重僵化B.社会经济转型受到迟滞
C.工农生产积极性的缺乏D.国民经济比例出现失调
8 . 1927年,苏联国家收购到的粮食总量只有3亿普特,比1926年的4.28亿普特减少了30%。同样,“一五”计划实施时,我国也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收支相抵,库存减少40亿斤,形势相当严峻。上述情形均反映出当时两国
A.工业化潜在需求旺盛B.粮食欠收形势十分严峻
C.工业化政策脱离实际D.统购政策损害国民利益
2020-02-25更新 | 515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927年,斯大林说:“我们无法预知帝国主义者哪天会进攻苏联,甚至阻扰我国的建设,任何情况下他们都能够用我们在技术、经济上的短处来侵犯我们,这是毫无疑问的”为此,苏联
A.确定加速发展农业的方针
B.制定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C.积极用市场调节发展经济
D.大规模引进西方人才技术
10 . 十月革命后,苏俄(联)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维埃的国家工业化方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方法根本不同。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都是从轻工业开始…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实行工业化。

——《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 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够重视现代经济的关键部门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

——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强攻”“围攻”所对应的政策,并分析其政策转变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苏俄工业上“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措施。
(2)据材料二,分析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两者不同工业化道路的体制因素。
(3)据材料三,概括普京认为造成苏联式经济后果的理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苏联经济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