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图反映的是某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的形势图。推动这一形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A.实施贸易壁垒政策B.国民经济比例协调
C.积极地抢占殖民地D.经济体制发挥优势
2021-12-0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
2 . 1929年起,苏联设立外国咨询中央局,专门负责外国技术力量的引进和利用,与外国签订了70多项技术援助和咨询协议,并派大批专家和技术人员赴美进修,招聘大量外国专家和技术工人。这些做法
A.扩充了新经济政策的范围B.旨在扩大苏联的国际影响力
C.促进了工业化战略的实施D.突破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3 . 1931年,斯大林说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按照计划建成了1500多个大企业,工业产值相当于1913年工业产值的234.5%,其中机器制造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3倍,农业机器增加了4.5倍。由此可见,当时的苏联
A.新经济政策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B.扭转了轻重工业发展失调局面
C.五年计划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D.以指导性计划促进民生的改善
4 . 1925年,斯大林在分析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资金积累的方式后指出,苏联要走的道路与之不同。苏联采取的是
A.依靠自己内部力量积累B.平等前提下向外国借款
C.加强对从属殖民地掠夺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8--1937年,苏联顺利完成两个五年计划,到1940年,苏联年产1800万吨钢,1.6亿吨煤,3100万吨石油,483亿度电,基本上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居欧洲第一位。苏联工业化推进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依靠国家力量有计划推进B.利用经济危机的外部环境
C.平衡经济结构的发展战略D.调动民众生产劳动积极性
6 . 1930年,苏联派遣大批工人和专家到外国去学习,美国一个巴尔的摩马丁机场就为苏联培养了14名飞机制造工程师。1936—1941年,苏联与美国公司签订了航空、石油、化学工程等部门的技术援助协定。苏联的这些做法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说明苏连接受了美国经济模式
C.扩大了新经济政策的范围
D.推动了苏联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7 . 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指出: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只要发展了重工业就是实现了工业化。至于轻工业、农业都是次要的、从属的、为发展重工业效力的部门,各经济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可以不予顾及。这一认识
A.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探索
C.造成苏联农业轻工业的长期落后D.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2021-05-03更新 | 179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二战期间苏联与德国生产的坦克和自行(强击)火炮的生产对比数据。这些数据可用来印证当时
时间苏联德国
1941年6000辆6075辆
1942年24700辆5500辆
1943年24000辆11500辆
1944年29000辆29050辆
A.苏联工业体系的相对独立性B.人民为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
C.斯大林模式具有战时优越性D.反法西斯战争出现战略转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危机,主要大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影响各国经济发展。下表为大危机前后主要国家GDP对照表(单位:万元),据此可知,当时
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苏联
1929年2513.481941.938433.342622.841282.162383.92
1938年2976.191874.027999.573423.511769.574052.20
A.两极格局已经初步形成B.多边贸易成为国际时尚
C.计划经济体制显示活力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削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