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1926年和1939年苏联人口统计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苏联
年份总人口(亿)城市人口农村人口
城市人口(亿)占比(%)农村人口(亿)占比(%)
19261.470.2617.91.2182.1
19391.710.5632.91.1567.1
A.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B.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C.加速发展战略成效显著D.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暴露
2 . 20世纪30年代以来,苏联“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下列选项中对斯大林模式理解最准确的是
A.国民经济协调发展B.重视农业的发展
C.扩大企业的自主权D.优先发展重工业
3 . 据统计,从1928~1933年,苏联生产资料生产增长1.7倍,消费资料生产只增长56%。重工业由1928年的39.5%,上升到1933年的53.4%,轻工业则由50%以上降为46.6%,甚至食品生产和加工工业大部分产品还未达到1913年的水平。这说明苏联
A.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正式确立B.计划经济使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C.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D.工业结构中明显的比例失调趋势
4 . 苏联最高苏维埃于1946年3月通过第四个五年计划,规定其基本任务是“恢复国家遭受蹂躏的地区,把工农业恢复到战前水平”。到1950年时,苏联的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加了22%,农业总产量也接近1940年的水平。这表明当时苏联
A.斯大林体制发挥了积极作用B.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D.国民经济比例趋于平衡
2021-07-2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战后,苏联援助的中欧和东亚12个国家、以及1950年代获得独立的第三世界多数国家实行的计划经济,与苏联的计划经济不尽相同,但都来源于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代表着从国际市场经济的第一次脱离,并且是取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个可行的模式。”据此推论,战后苏联旨在
A.推动东欧国家经济迅速复苏B.遏制马歇尔计划向东欧国家施援
C.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系D.确立以计划经济主导的世界市场
2021-05-10更新 | 661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六盘水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1952年10月,苏联领导人马林科夫坦率承认“农民按劳动所得的现金、谷物和其他产品很少”,还说道“马铃薯和蔬菜的生产也严重落后,不能满足对城市和工业中心居民的供应”。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A.对固有模式已有所突破B.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遭到削弱
C.经济改革序幕由此开启D.认识到农业落后制约国家发展
2021-04-22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是1937年—1990年美国、苏联、英国、日本四国钢铁产量(单位:百万吨)统计表。其中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国家是
年份国家
1937年17.75.813.251.4
1950年27.34.816.687.8
1970年11693.328.3119.3
1990年154110.316.589.7
A.苏联、英国、日本、美国B.美国、苏联、英国、日本
C.美国、苏联、日本、英国D.苏联、日本、英国、美国
2021-04-19更新 | 494次组卷 | 1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五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8 . 如图所示是创作于1932年关于加快电气化建设的苏联宣传画。该宣传画意在
A.说明电气化建设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B.表达对高标准完成“二五”计划的决心
C.弘扬积极投身国家工业化的建设热情
D.推动新经济政策向斯大林模式的转变
9 . 在某段历史时期,苏联出现“特殊移民”现象,指被剥夺财产丧失选举权被强制迁移、自由流动受到限制的富农。强制迁移富农又被称为“富农流放”或“劳动流放”。该现象说明苏联
A.积极推动农业集体化运动B.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