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1946年2月斯大林在莫斯科市选民大会上说:“我们必须使我国工业每年能生产生铁达五千万吨,钢达六千万吨,煤炭达五亿吨,石油达六千万吨,只有这样才可以认为,我们祖国有了足以应付各种意外事件的保障。”这侧面反映了(     
A.冷战对抗的序幕已拉开B.二战促进苏联工业发展
C.斯大林模式的经济特点D.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凸显
2023-03-01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3届高三12月(全国卷)测试历史试题(新教材老高考)
2 . 1925年,英国提出保卫资本主义世界免遭苏联威胁论;1927年,英国向苏联递交断绝外交关系照会;1927年6月,苏联驻波兰大使被刺后,西方六国外长会议主张对苏进行“十字军讨伐”。对此,斯大林明确指示,通过出口更多的粮食换取外汇启动工业化,应对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国际形势。这说明当时苏联(     
A.推行的新经济政策已不合时宜B.面临首要任务是巩固新生政权
C.斯大林模式的建立具有必然性D.经济发展受到国际环境的阻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颁布了新的发明创造奖励条例,鼓励技术革新,奖励发明创造。条例规定,可以按发明创造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提取一定比例的奖金,奖金额最高可达10万卢布。该条例的颁布(     
A.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B.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延续了新经济政策某些做法D.优化了国民经济的结构
4 . 学者张建华指出,苏联政府用超经济的行政手段将农民视为工业的“贡献者”,使他们失去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该做法
A.优化了国民经济的格局B.引发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C.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原则D.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需要
2022-06-29更新 | 344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7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亮点练】-【过高考】2023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单元复习课件与检测(全国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时,工业领域的所有制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所以,五年计划期间,所有制改造的重点在农业领域。在中央的推动和压力下,苏联农村出现了大跃进式的集体化浪潮。到1933年,富农首当其冲被消灭,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到了社会主义大农业中,苏联从小农国家变成了拥有规模最大农业的国家。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此,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我们要发展工业,但绝不能够减轻农业发展的意义,特别要保证粮食生产的增加。为克服分散的个体经济的落后性,提高农业生产,必须积极地和有步骤地在自愿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把贫农和中农联合起来,发展农业合作化。农业机械化五年内只能在局部范围内试办,到1957年参加现有初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将占全国农户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个农业合作计划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和保证全部经济计划的实现将是很重要的,对于限制和逐步地消灭富农经济有决定意义。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实施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目的和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给我国制定农业合作计划的启示,并简述实施农业合作计划的意义。
2022-10-06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33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A卷-纲要下-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6 . 如表是苏联集体农庄的相关数据,这一时期的苏联(     
1929年1930年1934年1937年
集体农庄数(单位:千个)57.085.9233.3243.7
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数(单位:百万户)1.06.015.718.5
集体农庄的比重:占农户总数的百分比3.923.671.493.0
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4.933.687.499.1
A.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B.建立了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C.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D.从小农国家发展为工业强国
7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时间:内容: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____年夏余粮收集制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损害了____,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新经济政策____年3月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新经济政策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苏联模式1924年1月特点: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政治上:____
1937年苏联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____。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但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问题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2022-09-1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导学案)-导学案(纲要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据统计,1930年9月,苏联实行统一的周转税,规定国营商业利润提成率为84%,1931年调整为81%。1931年,国家取缔了1.2万个私人商店,国营和合作社商业控制了商品流通领域。同时,实行统收统支制,国家掌握了60%的预算资金。苏联上述举措(     
A.旨在为工业化建设筹措资金B.说明新经济政策开始被替代
C.增强了商品流通领域的活力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022-09-11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2讲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苏联在“一五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4%,国民收入增长年均15.5%;二五计划期间,苏联把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调低为16.5%,其中轻工业增长速度提高到18.5%,重工业增长速度降低为14.5%。这反映出(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出现弊端B.斯大林试图探索符合国情的道路
C.赫鲁晓夫改革冲击斯大林模式D.勃列日涅夫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上,苏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为了满足粮食税条件下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苏俄政府采取租让、出租等方式,把外国资本和私人资本重新引入国有企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根据人民委员会的法令,国家除直接管理约4500家最重要的大型企业,其余企业都可以出租给合作社或私人经营。1921年12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的法令解除了对小企业实行的国有化,将这些曾收归国有的企业通过出租的方式交还原业主经营,实际上使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非国有化了。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二:斯大林说:“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算做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他认为,优先发展轻工业“就是自杀”,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他号召创造“布尔什维克的速度”,认为苏联“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

——摘编自闻海《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及历史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措施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斯大林关于工业化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提出上述看法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