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1919年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国家在出产谷物的省份征粮办法》的命令,在全国各地实行了谷物和饲料的余粮收集制。粮食人民委员部和工会派出征粮队收集农产品时,付给农民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少量工业品。这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初期采用的措施(     
A.属于国家垄断行为B.蕴含商品经济思维
C.是新经济政策前奏D.促使工农联盟加强
2022-09-29更新 | 41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届高三9月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       
A.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
B.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
C.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
D.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2022-06-08更新 | 7097次组卷 | 53卷引用:河南省伊川县第一高中2024届高三12月份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3 . 列宁在1918年5月所写的《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一文中,提出了经过一个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历史阶段逐渐向以国有制为基础的“完全的社会主义”过渡的考虑。这一构想
A.随即发展成为新经济政策B.被严峻国内形势所打断
C.成功指导了苏联建设实践D.脱离了苏联的实际国情
4 . 列宁在《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中说:“农民经济仍然是小商品生产。这是一个非常广阔和极其深厚的资本主义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资本主义得以保留和复活起来,当然这是在同共产主义进行极其残酷的斗争中保留和复活起来的。”基于这种认识,苏俄对农民实行了
A.余粮收集制B.固定的粮食税C.租让制和租借制D.农业全盘集体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初期,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先后实行了两种内容截然不同且在党内外引起了广泛争论的政策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这两大政策
A.实施时国内外政治环境相似B.均维护和巩固了工农联盟
C.均突破了经典社会主义的藩篱D.均抓住了各自面临的主要矛盾
2021-04-28更新 | 2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改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1919年,列宁指出“如果把‘共产党’这个名称解释为似乎现在就实现共产主义制度,那就是极大的歪曲,那就是胡乱吹噓,会带来实际的害处”。这反映了列宁
A.缔造了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准备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意在扩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影响力D.正确认识苏俄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7 . 1917年,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写下了他的社会主义总公式的经典表述,即“苏维埃政权普鲁土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国民教育等=总和=社会主义"。这反映出列宁
A.决定推行新经济政策B.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
C.主张发展资本主义D.依赖外国经验建设国家
8 . 1920年,苏俄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下设有52个总管理局,直接管理下属各工厂的原料、生产、产品调拨等经济活动。苏俄此举的直接目的是
A.适应国内战争对工业品的需要B.探索符合国情的工业建设模式
C.满足国内民众改善生活的要求D.争取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2020-05-23更新 | 218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入学测试历史试题
9 . 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了,连小石磨都抬走了,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A.余粮收集制
B.企业国有制
C.固定粮食税
D.义务劳动制
2019-05-15更新 | 320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5届河南虞城高中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下面是列宁和一位老农的对话,列宁:依你看,现在的农村主要问题在哪里呢?老农:我看现在主要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的兴趣。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多干得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导致老农失去干活兴趣的主要原因是
A.余粮收集制的实行
B.粮食税的征收
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D.农产品收购制的实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