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1 . 据史料记载,苏俄(联)有段时间粮食减产、工业落后,实行强制劳动,经济结构畸形化趋势明显。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国内外敌人的疯狂进攻,经济濒临崩溃
B.深受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C.德军全面入侵苏联,卫国战争正式爆发
D.列宁逝世,新任领导人调整了经济政策
2 . 1918年9月,苏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苏维埃共和国为军营,发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号召。为了保证军事的胜利,苏俄
A.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B.实施了余粮收集制
C.对农民征收粮食税
D.开始了工业化建设
2019-02-03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
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2019-01-30更新 | 1845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5-2016学年北京市一零一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4 .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2019-01-30更新 | 1185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卷
5 . 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面对如此险恶的形势,当时苏俄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重商主义政策D.自由主义政策
2019-01-30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济宁汶上一中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6 . 十月革命后,为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苏维埃政权,苏俄采取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推行集体农庄制D.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8 .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经济“调整(或退却)”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这种权宜政策,于是它被立即摒弃了。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这一政策允许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我们必须退却,而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材料三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权宜政策”是指什么?“让步是不可避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罗斯福认为“必须退却”的原因是什么?他所采取的行动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做了怎样的调整?这种调整有何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从三国经济模式的“调整(或退却)”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9 . 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不乏遗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

—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材料三   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

—《苏联真相》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列宁两次讲话所体现的农业政策。

(2)材料二中苏联采用的“非常手段”是什么?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型现代化途径”的“新”还表现在何处?

(3)根据材料三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改革失败的原因何在?

2018-10-05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材料体现的农业经济政策是
A.余粮收集制
B.农业集体化
C.粮食税
D.义务交售制
2018-10-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