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在列宁看来,饥荒并不由于俄国没有粮食,而是富农拒不把粮食卖给国家,他们用自由贸易的口号和物价的暴涨榨取工人的血汗,把苏维埃政权葬送在经济毁灭的深渊。在外国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若干省份里的富农同其他反革命分子在粮食战线上向工人国家发动进攻。为此,苏维埃政权
A.颁布《土地法令》B.实施余粮收集制
C.采用新经济政策D.推行农业集体化
2022-01-24更新 | 418次组卷 | 7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我们处于空前未有的破产状况,我们不得不在大战之后又承受一系列内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任何其他可能性,而只有立即实行最大限度的垄断。”列宁这番话主要针对的是(  )
A.余粮收集制的实行B.固定粮食税的实行
C.农业集体化的实行D.土地国有化的实行
2021-12-0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十月革命后,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外有英美等国的武装干涉,内有反革命叛乱,物资匮乏,为了解决内忧外患,苏维埃政府(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推行新经济政策
C.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D.推广玉米种植运动
4 . 《全球通史》中描述苏俄的经济时提到“强行征用供养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几乎所有的工厂都在为前线生产”。由此可知当时苏俄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
A.新经济政策B.农业集体化C.战时共产主义D.计划经济体制
2020-06-1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换句话说,农民……反对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是感到切身利益受到损害。”农民“反对我们”是由于当时实行
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粮食税制
C.农业集体化
D.工业化政策
6 . 1918年,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失去了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针对这种困难情况,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A.征收固定的粮食税
B.实行余粮收集制
C.扩大集体农庄规模
D.大规模开垦荒地
7 . 列宁曾说:“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这段材料反思的政策是
A.余粮收集制B.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人民公社化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