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1919年,列宁认为只有“确立对粮食、布匹和一切产品的垄断,把所有商品都收归国有,规定价格,我们才真正接近了社会主义”。与之相吻合的措施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
2022-12-10更新 | 29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       
A.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
B.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
C.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
D.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2022-06-08更新 | 7022次组卷 | 52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锡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据统计,1917-1918年度苏联政府征收粮食7340万普特,1918-1919年度征收10790万普特。1919-1920年度征收21250万普特。这些粮食的征收表明
A.余粮收集制是战时环境下可行的制度
B.新政权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发展
C.苏联政府牺牲农民利益换取工业发展
D.苏俄政府暂停解决了经济困难
2022-04-29更新 | 452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月考)历史试题
4 . 列宁签署的《关于在产粮省份中征集应归国家支配的粮食和饲料》的法令宣布:农民必须上交全部余粮。自此,农民不再有支配自己余粮的权力。与此同时,苏俄政府还
①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②取消自由贸易③实行实物配给制④实行租让制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5 . 1920年冬,苏俄粮食人民委员会建议由国家直接组织农业生产。春天按照生产计划的规定向农民发放种子,让他们播种耕耘;秋天,按政府的指标征收农产品,对违背者进行严厉制裁,同时取消商业,打击农村集市贸易。该建议旨在
A.利用市场巩固工农联盟B.强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推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实施农业集体化运动
6 . 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不乏遗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0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1921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

——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年份钢(万吨)煤炭(万吨)棉织物(亿平方米)谷物(万吨)
1928425.1355118.217330
19401831.716592.327.159564
增幅(%)330.08367.2549.0930.48

——据周荣坤等《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说:“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3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

——陆南泉等《苏联真相》

材料四   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列宁两次讲话所体现的经济政策。
(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并概括这一方针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四,归纳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因素。综合上述材料,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说说你对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认识。
2020-11-25更新 | 334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20年,莫斯科最大的集市被取缔,随后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都被查禁。供应城市的粮食约有一半是由“背口袋的人”从农村背进城里的,“背口袋的人”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B.新经济政策的出台
C.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推行D.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020-10-05更新 | 6144次组卷 | 5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5月月考试题
8 . 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阅读材料:

材料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集聚战争资源上取得的成功以及这一战时体制中体现的某些“共产主义”的做法使得列宁一度认为,“这条道路是正确的,一定能使我们获得巨大成就,保证我们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按照这一指导思想,1920年9月,俄共(布)中央给各省省委的信中强调:“下达给乡的征集额,就是余粮额,居民要用连环保的方式予以完成”;同时,俄共(布)中央还决定,严惩劳动中的逃跑现象,直至关进集中营。

——摘编自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和崩溃》

材料二   从1921年起,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发生了重大改变。列宁指出,共产主义与商业并非“风马牛不相及”。在大机器工业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要掌握市场规律,以此制定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

——摘编自季正矩《列宁传》

材料三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苏俄继续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征集额”和“严惩劳动中的逃跑现象”相关的措施。
(2)据材料二概括列宁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为实践这些观点推行的经济政策。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新型现代化途径”的主要特点,简要指出1978年以后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修正苏联模式的主要表现。
2020-04-18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
9 . “仅在实施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都转到了私人手上。……和以前相较,对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苏维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而对工人的剥削是绝对不允许的。”下列属于“苏维埃的初年”实施的农业措施是
A.余粮收集制B.固定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义务交售制
10 . 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护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且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

——摘自《苏联史》

材料二   尤里·布尔金(20世纪末期俄罗斯政论家)把列宁分为1917年十月革命和内战时期的列宁、1921年前后的列宁、1923年初的列宁这“三个列宁”。布尔金说第一个列宁是“独裁者”“暴君”,根本不重视法律;第二个列宁放弃了暴力,越来越不像马克思主义者。事实上列宁(“第二个列宁”)这一变革的性质不是单一国家的,而是具有国际性的,这一点得到中国最新经验的证实。

——摘编自【俄】格·库斯托夫《尤里·布尔金宝贵的自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列宁的观点及当时苏俄的国内政策。
(2)材料二的作者对“尤里·布尔金”的观点持什么态度?你是如何看待“第二个列宁”的?
2019-12-1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19年高三上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