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苏联模式分别有何特点?
2022-06-02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下默写提纲07单元两次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2 . 列宁在一次报告中指出:“如果政府的行为是明智的,如果它的措施合乎贫苦农民的需要,难道农民群众还会闹风潮吗?然而政府所采取……一切措施,都是反农民的,逼他们不得不举行起义。”“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是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C.固定粮食税的征收D.义务交售制的废除
3 . 苏联历史学家克洛夫斯基在1922年回忆说:“当时我们觉得,既然在战场上我们干得这样好,那么在国民教育和经济建设中同样可以取得成功,我们当时被速度陶醉了,认为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共产主义。”材料描述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
2021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4 . 1920年,莫斯科最大的集市被取缔,随后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都被查禁。供应城市的粮食约有一半是由“背口袋的人”从农村背进城里的,“背口袋的人”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B.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推行D.苏联模式的确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8—1920年,苏俄人民响应布尔什维克党“一切为了前线”的号召,发扬拼命精神,忘我劳动。这里的“前线”指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线B.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前线
C.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前线D.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
2020-06-18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教材知识讲学(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专题07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核心素养)
6 . 1920年,苏俄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下设有52个总管理局,直接管理下属各工厂的原料、生产、产品调拨等经济活动。苏俄此举的直接目的是
A.适应国内战争对工业品的需要B.探索符合国情的工业建设模式
C.满足国内民众改善生活的要求D.争取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2020-05-23更新 | 218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9年5月2日 《每日一题》必修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
7 . 以下选项不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的是
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粮食税
C.工业国有化
D.实物配给制
2019-07-0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中学2019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选择题强化训练
8 . 1918年9月,苏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苏维埃共和国为军营,发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号召。为了保证军事的胜利,苏俄
A.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B.实施了余粮收集制
C.对农民征收粮食税
D.开始了工业化建设
2019-02-03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5月2日 《每日一题》必修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
9 . 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
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2019-01-30更新 | 1868次组卷 | 29卷引用:专题12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核心课节真题汇编
10 . 电影《列宁在1918》中出现了运粮的红军战士途中晕倒的画面,再现了苏俄国内战争期间严重缺粮的情况。为解决前线粮荒,苏俄政府
A.实行了余粮收集制
B.要求农民交粮食税
C.广泛建立集体农庄
D.全面推广种植玉米
2018-04-20更新 | 10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年5月14日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每日一题》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