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       
A.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
B.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
C.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
D.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2022-06-08更新 | 7097次组卷 | 5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2 . 1920年,莫斯科最大的集市被取缔,随后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都被查禁。供应城市的粮食约有一半是由“背口袋的人”从农村背进城里的,“背口袋的人”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B.新经济政策的出台
C.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推行D.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020-10-05更新 | 6175次组卷 | 54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方框甲和方框乙中的文字分别是对苏俄(联)不同时期经济政策特征的描述(     )

据此,经济政策由甲到乙的调整表明
A.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形成B.农业集体化方针业已推行
C.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意图D.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
4 . 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
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2019-01-30更新 | 1868次组卷 | 2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2019-01-30更新 | 1198次组卷 | 34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19年2月14日,苏俄颁布法令宣布“必须从土地使用的个体形式过渡到集体形式”,而“所有各种个体的土地使用形式都应当看作是暂时的和正在过时的形式”。该法令
A.引发了农业集体化运动B.体现了盲目乐观的情绪
C.反映了战争形势的好转D.促进了经济政策的完善
2021-03-10更新 | 26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苏联(俄)历史上某个时期,中央先后收到农民的来信说道,"粮食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把春耕的种子都吃掉。"据此推断,这一时期苏联(俄)正在推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计划经济体制D.农业集体化
9 . 十月革命后,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为了巩固政权,苏俄采取了非常措施。这些非常措施被称为
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10 . 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列宁的这两次讲话
A.前者反映农业集体化,主要为解决战时粮食问题
B.后者反映了农民不能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C.政策调整主要是基于苏德战争结束社会危机重重
D.这反映了苏俄在不断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