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1918年5月初,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规定:“除粮食所有者的田地所必需留的种子以及他们的家庭到下次收获前所必需的口粮以外,一普特粮食也不应该留在他们手中”,国家要“对全存粮实行最严格的核算和平均主义的分配”。这一政策实施的背景是
A.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联合进攻B.苏俄集中力量保证战争胜利
C.列宁对资本主义道路的否定D.苏俄工、农业的比例严重失衡
2 . 下表所示是俄国某一时期的粮食价格。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1普特(16.38千克)粮食的价格
国家征购价6卢布
国家零售价30卢布
黑市价格200卢布
A.第一次世界大战规模的扩大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D.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3 .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2019-01-30更新 | 1195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0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现代某一时期,苏俄实行实物配给制,食物与商品集中计划配给;所有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实施国有化,小工业企业则实行监督;国家经营所有的外贸活动;对工人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禁止罢工。这一政策出现的背景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政策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的中间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面临敌人的强大攻势B.苏维埃政权面临经济政治危机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势力大举入侵苏联
6 . 上映于1939年的前苏联著名影片《列宁在1918》中有一句经典台词:“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这一台词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反法西斯战争艰苦卓绝
B.苏联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C.新生苏俄政权面临困境
D.农业集体化运动逐见成效
2018-03-17更新 | 222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前苏联画家弗·赛罗夫于1921年创作的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它描绘的是十月革命后,列宁在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农民的情景。这一情景出现的直接背景是
A.农民拥护苏维埃的土地法令B.余粮收集制引发农民的反对
C.新经济政策允许粮食自由买卖D.农民强烈要求加入集体农庄
8 . 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都收走了。你们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按上述材料进行情景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
②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
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④结论:落后的俄国难以建成社会主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苏联历史上,曾有法令规定:“当人民在挨饿,当失业现象日益严重的时候,凡是隐藏一普特余粮的人,凡是使国家损失一普特燃料的人,都是最大的罪犯。……”这一法令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10 . 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       
A.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
B.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
C.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
D.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2022-06-08更新 | 7029次组卷 | 5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